而在李延平與郭邴勳同樣都將主要精力放在野戰部隊工作上的情況下,缺乏幫手的總指揮既要管理地方黨政事物,又要負責軍區全麵工作,精力實在是有些忙不過來。
更何況剛剛解放的地區,反特、肅清敵偽勢力,開展地方工作的任務很重。總指揮的確需要一個得力的人手來協助。
趙尚誌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都足夠,經驗也夠豐富。既然他已經無法再回三路軍,個人也表示了想要留在二路軍的意願,那麼還是讓他除了在擔任三分區司令員之外,可以兼任軍區副司令員。
除了協助總指揮抓好地方根據地的建設之外,以他的出色能力完全可以擔負起指揮地方部隊作戰的任務。即可以讓楊震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主力部隊身上,又不耽誤地方部隊的建設。
隻是在三分區政委的人選上,總指揮堅決反對楊震提出的由他本人兼任司令員與政委。隻同意他專任司令員。而且分區黨委第一書記一職也堅決不同意讓他擔任。總指揮的態度很明顯,就是讓趙尚誌利用自己在指揮方麵的才幹,主抓分區甚至整個軍區地方武裝的軍事工作。
用總指揮的話來說,他這個人指揮作戰的能力沒的說,作戰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但對於中央精神的體會還差了一些,而且有些時候過於獨斷專行,必須要派一個能夠製約的住他的政委。
對於總指揮的對其即想重用借助趙尚誌的自身優秀能力,又對其多少有些防範的心理,楊震卻是搖了搖頭,即沒有挑明,也沒有發表什麼反對意見。
據楊震所知道的曆史,當初趙尚誌第二次被開除黨籍的時候,正是總指揮強烈的反對,才讓北滿省委減輕了對他的處罰。將永遠開除黨籍,改為開除黨籍。還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邀請他到二路軍擔任副總指揮。
至於最後兩個人為什麼翻臉,趙尚誌又為什麼被趕出二路軍,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的抗聯史也沒有交待,楊震更是不得而知。但與總指揮相處這麼長時間以來,楊震認為這絕對不會單單隻是總指揮一人的責任。
對於總指揮的態度,楊震隱隱約約的感覺,對於三路軍對趙尚誌的所謂反對中央路線的批判,總指揮至少是在某些方麵讚成的。他反對的是三路軍某些領導人將人一棒子徹底打死的作風。
隻是這筆糊塗賬,幾個當事人不說,楊震也無法詢問。隻能對總指揮的處理意見,表示了默許。因為楊震知道,有些事情的解決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好在現在已經與中央建立了直線聯係的自己,不用去麵對某些人的瞎指揮而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不過雖然默認,但這個政委的人選卻是有些讓楊震幾個人頭疼。按照趙尚誌的資曆,最適合的人選是總指揮。但本身就已經兼任軍區政委的總指揮根本就不可能再去兼任一個單獨的軍分區政委。
而跟隨趙尚誌從蘇聯回來的那幾個人又都是他的嫡係,總指揮認為從他們中他挑選但任三分區政委,非但不能製約住他,倒是很有可能在某一方麵縱容他。那樣反倒是徹底的害了他。
至於現任副政委兼師政治部主任的高禹民一聽說讓他暫時兼任三分區政委,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樣,寧可自願降級去現在還缺政委的二團當政委,甚至政治處主任,也不願意去三分區和他搭檔。
而其他人要不就是資曆不夠,再不就是能力欠缺。本身現在合格的政工人員就有些捉襟見肘的情況之下,楊震隻能將主意打到了中央代表團身上。就在楊震猶豫怎麼向中央代表團開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中央不是已經決定將易建平夫妻調到抗聯工作嗎?易建平不僅是大學生出身,文化程度高。在關內工作的時候,曾在冀南軍區五分區獨立團擔任過副政治委員,又長期在敵占區搞過地下工作,可謂是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