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3 / 3)

“我雖出身在山西,但這些年也算走南闖北。在來東北之前,也見過不少的軍隊。即見過國民政府的中央軍,也見過晉綏軍、東北軍、西北軍等大大小小軍閥的各式各樣的部隊,像你們這種能將戰鬥打的如此出神入化的部隊,還是第一次見到。”

對於這位一路軍總政委的誇獎,董平難得的有些臉紅的道:“魏政委,我們都是我們楊副總指揮一手訓練出來的。我們這個連,還有我們這個偵察營,從訓練計劃到訓練教官,都是我們楊副總指揮一個人親自做的。”

“實不相瞞,我們副總指揮對我們現在的表現,並不是很滿意。他總說我們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亂晃的半瓢水,就連花架子都算不上。距離達到他心中理想的地步,還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對於董平的回答,魏拯民與韓仁和相對無言苦笑。這樣的部隊要是還是半瓶子水的話,那要是達到那位楊副總指揮心中的滿瓶水,這得是什麼樣的部隊?想到這裏,魏拯民突然董平剛剛講過的話,問道:“你們這麼多人,這麼強的武器配備,居然隻是一個連?”

董平被魏拯民的話問的一愣,難道這位一路軍的政委以為自己還是一個團不成。自己的部下不是都稱呼為自己教導員了嗎?這在自己部隊是典型的營級政工幹部的名稱,難道這位政委不知道嗎?

愣了好大一會,董平才想起抗聯中除了少數直屬部隊之外,是沒有營這個編製的。由於兵力少,雖然上邊的編製弄的很大,但下邊的編製實際上還是很緊湊的。師下邊是團,團下邊直屬連。而教導員,自己這個營級政工幹部的稱謂,在抗聯之中根本就沒有。

想通了魏拯民與韓仁和究竟搞錯在那裏的董平連忙解釋道:“我們現在二路軍重新劃分了編製。原二路軍改成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兼吉東軍區。下轄一個獨立師,兩個軍分區。總指揮任二路軍總指揮兼吉東軍區政委,主抓原二路軍作戰區域黨政軍總體工作。”

“我們楊副總指揮兼任軍區司令員、獨立師師長。原四軍軍長李延平任師政委。獨立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以及部分直屬部隊。每個步兵團下設三個步兵營以及團直屬隊。原五、七兩個軍分別改為吉東軍區一二兩個軍分區,其部隊縮編為分區基幹團。”

“在現在的二路軍中隻在團以上設置政委、政治部主任,營一級的政工人員稱為教導員,連一級稱為指導員。軍區部隊,就是現在的獨立師作為野戰部隊,而補充後人員達到五百餘人的分區部隊主要負責內線作戰。”

“我帶的這個連就是師直屬偵察營的一個連,我是偵察營的政治教導員,也就是這個營的最高政工首長。因為我們偵察營的任務有些特殊性,選拔上也有些難度,所以我們的這個連編製與普通作戰連隊相比,人員編製還要少三分之一。”

“我們普通作戰部隊,滿編的話,一個連一般在二百四十人左右。一個營加上營直屬火力支援單位,一般在六百人左右。一個團編製大致在三千人上下,加上直屬炮兵、工兵、輜重兵等,應該在四千人左右。”

“這些部隊再加上訓練新兵的補充團、炮兵團、各種教導隊,以及其他直屬部隊,整個二路軍獨立一師的人數一般在兩萬左右。當然這是在建製完整,連傷病員都算上的情況之下。”

時間的關係,董平沒有給他們徹底解釋現在二路軍的編製,隻是大概籠統的講述了一遍。隻是自己說完,看到對麵二人驚呆了的表情,董平除了一股子弄弄的自豪感之外,倒是有些老王賣瓜,在人家麵前顯擺的感覺。

好在這個尷尬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便被董平前來彙報戰果的部下給打斷了。聽到程斌特別挺進隊中的二十九個抗聯叛徒居然被俘了十三個,董平卻是沒有絲毫遲疑的道:“我不是交待過你們嗎?所有的戰利品、俘虜都移交給一路軍的同誌處置,我們一支槍、一發子彈都不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