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2 / 3)

而另外一個原二師代理師長,現任一分區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的李泰又處在協助軍分區一二號首長,穩固軍分區的關鍵時刻,也實在脫不開身的情況之下,高禹民決定還是自己親自走一趟。

不僅中央代表團要抵達的事情要向三路軍做一個彙報,就連三路軍留守在下江地區部隊已經並入二路軍的事情,高禹民也覺得應該向自己原來的上級做一個彙報。畢竟自己是北滿省委的人,留守的部隊也是原來三軍的部隊。

雖然顯得有些猶豫,但楊震最終還是同意了高禹民的決定。為了保護這位政治部主任穿越百餘公裏的小興安嶺,平安的抵達三路軍總部所在地的海倫,楊震特地從偵察營之中挑選了最精悍的一個排,並為其配備了一部電台以及充足的給養。

當然還有帶給三路軍總部首長的日本罐頭、白糖、西藥,還有給三路軍部隊補充的一萬發三八式步槍彈等物資。倒不是楊震小氣,就這些東西已經裝滿了整整七匹馱馬。在帶多了,一旦與日偽軍遭遇,護送的部隊還能戰鬥嗎?

處於興奮中的高禹民為了能盡快的將這個消息帶到三路軍總部,當天下午就出發了。在高禹民走後,楊震又抓緊時間聯係帶著一個偵察連南下尋找一路軍總部的董平,希望他們能盡快的找到活動在南滿的一路軍總部。

按照楊震的後世記憶,此時一路軍總部應該活動在中朝邊境一帶的樺甸、濛江、安圖、撫鬆一帶。重點應該是在樺甸東部與安圖交界的長白山區。

盡管作為一路軍建製下的二軍五師的師長兼政委的陳師長,此刻就在楊震這裏休整。但已經與一路軍失去聯係很長時間的陳師長,也不清楚一路軍總部究竟在那裏。他隻能提供大概的位置,至於詳細的地點還需要去一個個的找。

實際上二軍五師作為一路軍活動最北的部隊,自組建以來大多數都是配合二路軍五軍作戰。這位陳師長也是從五軍二師任上調至二軍五師任師長的。二軍五師與其說是一路軍的部隊,還不如隻說是建製上的。在指揮上,與二路軍聯係更多。

隻是這位陳師長原則性太強,雖然自己出身五軍,之前的大多數時間都是隨同二路軍作戰。但他認為自己還是一路軍的人。要想並回二路軍可以,但是必須要有一路軍的命令。在他看來,二軍五師是掩護整個一路軍北線的唯一部隊。

一旦此時二軍五師退出一路軍,加入眼前已經成為北滿抗戰中堅的二路軍,那麼本身就孤懸在南滿的一路軍會更加困難。所以他還在堅持,明知道那份堅持的希望不大,但依舊拒絕了重新回到二路軍的邀請。

但為了恢複在日偽軍去冬今春的重兵圍剿之下,已經元氣大傷的部隊,並尋找失去聯係已經多時的總部。這位陳師長還是聽從了楊震的勸告,派出了五師副師長侯國忠帶領五師的一個連,在楊震派出的偵察營一個連的協助之下,攜帶楊震提供的電台,南下尋找一路軍總部。

侯國忠是五師自組建以來便在五師工作的老人了,自二軍被合並到一路軍後,對總部首長已經極為熟悉。對總部在樺甸、撫鬆、濛江的各處秘營也大致了解。尤其是總部最有可能隱蔽的樺甸東部長白山區。前去多次向前二軍政委,現任一路軍政委彙報工作的他,很熟悉。

可就算有熟悉山林作戰的董平帶領偵察營一連配合,有熟悉一路軍總部首長的侯國忠帶隊。但在日偽軍對吉林、間島等地嚴密的封鎖與清剿之下,尋找一路軍總部工作還是十分的艱難。

在對楊震的圍剿始終以失敗告終,日軍對下江地區的楊震控製區進行嚴密封鎖的同時,卻在南滿加大了對一路軍的清剿力度。董平一行一過寧安,進入敦化境內便發現敦化與自己年初撤離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

除了敦化、寧安交界的老根據地因為過於山高林密,而略顯薄弱些外,整個敦化境內幾乎到處都是日偽軍。

在老黑頂子秘營補充了彭定傑在奉命撤出之時留下的部分糧食後,雖然對於敦化、寧安的地形已經很熟悉,但在遲遲找不到突破口的情況之下,董平隻能取到額穆境內迂回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