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1 / 3)

看到楊震一臉疑惑不解的表情,馬春生語帶苦澀的道:“司令員,您聽說或是記得二九年秋那場給整個東北軍帶來了重創的中東路事件嗎?就是那場讓小鬼子自以為摸清楚了東北軍真實的戰鬥力,敢於以區區兩萬人的兵力,麵對幾十萬東北軍就敢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事件?”

見到楊震微微點頭,馬春生指了指山洞中的物資道:“這裏的所有物資,都是在事件發生的時候,少帥親自下令從東北軍備品倉庫中提出,準備搶運到當時作為東線主戰場的富錦、同江地區,準備給當地自衛團換裝以及組建新的省防軍使用的。”

“隻是可惜,還沒有等到這批物資運到,富錦就丟了。由於這裏距離作為主戰成的富錦、同江極近,蘿北又不安全。而原來的興山街,就是現在的鶴立日本人又多。所以就將這批物資臨時儲備在了這裏。”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所有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已經撤回關內。而當時負責與蘇聯人交涉的原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張景惠,少帥雖然表麵上看似對其重用,但骨子裏卻對其很反感。更是為了防止這些老資格的家夥起什麼反心,所以這批武器壓根就沒有讓他知道。”

“我留在東北沒有撤走,固然是因為家眷所累,但歸根結底也是因為這批物資。九一八事變後,這裏的守備的一個排在將這裏的洞口炸塌之後,參加了李杜將軍的義勇軍,後來隨著李杜將軍一起經蘇聯撤到了關內。”

“因為少帥之前有令,非他本人下命令,任何人不得動用這批物資,所以那個守備排長也沒有將這裏的實情告訴義勇軍。因為我與那個守備排長是老相識,也算莫逆之交。在我不願意當漢奸,開了小差回家後,他冒著生命危險,潛進了佳木斯找到我,將這裏的實情告訴了我。”

“他告訴我,他當時顧忌太多,沒有能將這裏的物資拿出來交給義勇軍已經是極其後悔。但義勇軍已經失敗,現在就算拿出來也無法挽回大局。他希望在需要的時候,我能將這批物資拿出來交給抗日的隊伍。因為他相信,他們雖然撤走了。但總歸還是有人會站出來,繼續抗戰到底的。”

說到這裏,馬春生指了指山洞內堆的滿滿的物資道:“這裏的武器裝備全部都是老帥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前,從國外進口的最新裝備。還有部分是奉天兵工廠在淪陷之前自己生產的武器、彈藥。”

“雖說口徑與種類有點雜,但彈藥充足。這裏儲備的彈藥,足夠這些裝備使用兩年的。我不知道少帥當時做出這個決定是不是為了今後對蘇作戰,或是對小鬼子有了什麼不好的預感,但我知道這裏的裝備足夠維持咱們部隊兩年使用了。”

“這裏有意大利造卡爾卡諾步槍一萬兩千支,彈藥每支步槍是按照一千發配備的。除了每支步槍標準配備數量之外,另外還有相應的備用彈藥。這些步槍雖然是民國十五年購進的,但因為一直作為備用裝備,而從來都沒有使用過,保養的也一直不錯。”

“不算這些意大利造的步槍,還有一批美國造的俄式水連珠步槍,大概在六千支左右。都是一樣都是沒有使用過的新槍。這些武器本來是一戰時期俄國訂購的,正準備交付的時候,結果沒有想到俄國爆發了革命。”

“無論是製造的美國人,還是付款的法國人都不願意這批武器落到紅色蘇聯之手。這批武器之中除了移交給白俄武裝部分之外,其餘的都儲備在了美國或是賣給了想要趁著俄國動亂,想要渾水摸魚的日本人。”

“老帥當年通過日本人轉手一共購買了三萬多支這種步槍。這批步槍是那批槍械中的一部分。原本老帥準備將這批雖然生產的年頭多了些,但從未使用過,保養的也不錯的步槍移交給山東張大帥,但還沒有來得及實施,那位狗肉將軍便被北伐軍給打垮了。這批武器也就留在了東北。”

“另外還有部分法國造的八毫米步槍,隻有大概兩千多支,比不了意大利和美國造的那些步槍數量。不過數量雖然不算多,但這些步槍彈藥極為充足。這裏麵的彈藥,除了可以滿足法式機槍使用外,足夠這些步槍使用二十年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