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2 / 3)

“如今對於我們來說,曾經因為補給方麵的優勢與兵力雄厚,可以在抗聯麵前逞威的偽滿軍來說,已經不值得一提。對於偽滿軍,我們無論您是火力,還是訓練程度已經超過了他們。所以一旦關東軍的注意力被諾門罕那邊吸引過去,將會是我們擴大活動範圍絕佳機會。”

“我們現在有兵工廠,卻是缺乏原料。而在日軍的圍困之下,雖然連戰連捷,但目前我們的活動範圍還隻能被限製在山區。長此下去,在沒有絕對把握在平原地區擊敗優勢日軍之前,我們糧食、兵員的補充都會陷入困境。”

“所以,我們必須要打出去。一是獲得一個穩定的糧食、兵員補給基地。二就是要打通與蘇聯人的直線聯係。以便獲得我們無法生產的軍工原料、藥品等一些我們急需的軍用物資。”

“不過有一點,我們一定要有所心裏準備。蘇聯人也不會冒著日蘇全麵戰爭的危險,大張旗鼓的支援我們。而且除非日蘇爆發全麵戰爭之外,他們會既要用我們又要壓製我們。也許援助會有些,但是絕對不會太多。”

“這天上也沒有掉餡餅的沒事,即便有也不會掉到我們的頭上。既然蘇聯人不會無償的為我們提供物質,那我們可以拿武器的圖紙與他們交換。可以用在佳木斯繳獲的黃金去購買。”

說到這裏,楊震頓了一下,抬起頭看了看盯著自己看的幾個人,又道:“還有人工合成,可以大批量生產盤尼西林的技術。”

如果說一直被封鎖在東北,對外界接觸少的總指揮與李延平,還不明白盤尼西林這種在二戰之中挽救了大批傷員的特效抗生素的重要性的話,而對楊震口中可以用來交換大批物資的所謂藥物的價值不是很清楚的話。

但郭邴勳卻是很清楚這種號稱一支藥一兩黃金的特效抗生素的重要性,更知道楊震這句話如果是真的話,他的價值究竟有多大。

這種在後世因為生產工藝的進步,產量極大,到處都是的藥物。此時卻因為生產工藝的水平隻能天然合成,而無法大量生產所以產量稀少。產量本身不多,又因為其特效的抗菌消炎作用,所以幾乎與黃金等價。

聽到楊震居然知道這種目前隻能依靠天然合成,產量稀少的特效抗生素大量生產方法,郭邴勳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楊震真的懂得話,那他手中掌握的這項技術,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天價。要知道,眼下歐美進口的天然合成的盤尼西林的價值幾乎就是與黃金等價。

可是這怎麼可能?盤尼西林此時就連西方歐美國家都沒有能力大規模的生產。所謂的產能,幾乎就是實驗室少量製造出來的,即便是在歐美國家也是極其昂貴,普通人很難消費的其的。

所以對於從沒有出過國,之前甚至沒有接觸過製藥產業的楊震揚言自己懂得盤尼西林的人工合成技術,讓第一次對楊震的話產生了懷疑的郭邴勳幾乎是一臉不敢相信的望著他。

對於總指揮與李延平的臉上不以為意,郭邴勳臉上的震驚,都看在眼裏的楊震笑笑,沒有過多的解釋什麼,隻是向一臉不敢相信的郭邴勳堅定的點了點頭。

沒有錯,楊震的確知道人工合成盤尼西林的技術。不僅知道,而且對其生產工藝流程幾乎知道的一清二楚。

在後世的時候,楊震因為家境的原因,高中時候曾經在本市的一個製藥廠打過三年的暑期工。那個規模不大,生產設備還是五六十年代的製藥廠主要生產的就是各種注射用抗生素,其主打產品就是青黴素,也就是現在的盤尼西林。

雖說後來那個工廠因為生產設備落後,產品更新不及時。在市麵上什麼頭孢、先鋒等青黴素的更新換代產品到處都是的時候,還在生產已經淘汰的青黴素鉀,而使得銷路愈來愈窄,產品積壓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