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2 / 3)

發現自己被合圍,知道自己生路已絕之後,倒也極為罕見的激發出了北野高津以及其部下身上久違或是從來就沒有的軍人血性。第四師團作戰雖說有些愛討價還價,意誌力也差,普遍缺乏日軍其餘部隊身上的決死之心,但在被逼上絕路的時候,並不代表他們不會死命一拚。不過,他們這個決心的強硬與否,是與戰況有一定聯係的。

隻是劉長順雖然經過半天激戰,數次攻擊始終進展不但,而且傷亡不小,隻攻占了小半個營區。但就是這小半天的激戰,將這個第三大隊勉強激發出的血性也消磨的一幹二淨。劉長順傷亡不小,但北野高津的傷亡也沒有好到那裏去。

第三大隊經過整補之後,除了大隊炮還需關東軍調撥之外,四個步兵中隊以及重機槍中隊已經全部補齊。但這四個中隊中的一個還在軍營外邊給師團部以及現在正住在佳木斯最豪華的一處賓館內的土肥原賢二中將擔任警衛。在營區內隻有三個中隊,以及師團直屬的部分輜重、工兵、炮兵與騎兵部隊。

小半天的激戰,三個步兵中隊中除了在炮擊之中損失的近一個中隊之外,其餘的兩個中隊也傷亡近三成。至於被北野高津極為不道德的拉來堵搶眼,槍都沒有幾支的工兵與輜重中隊,則早就傷亡過半。半天的激戰,如此高的傷亡,早就讓這個第三大隊的官兵失去了打下去的決心。

之所以還在頑抗,沒有突圍,直接撒丫子跑路,首先是因為第五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中將現在就在佳木斯。就算北野高津與他的部下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們也知道,若是自己將一個中將軍司令官丟在城內,自己跑路,無論自己後台有多硬是,家中再有錢,但上麵也不會饒恕自己。

其次,無論是北野高津還是他的部隊對突圍都嚴重的信心不足。剛剛落在自己腦袋上炮火的密度讓精於細算的他們已經知道,這支打進佳木斯的抗日武裝絕對不會是在少數,火力也極為強大。

而城內其他地區已經漸漸的平息下來的槍聲,尤其騎兵第三旅團駐地的槍聲,也在告訴他們,到了現在佳木斯城內的日軍恐怕就剩下他們一支了。突圍,沒有可靠的掩護,恐怕根本就不可能。敦化北部那一戰的記憶,此刻對他們來說來說,還很記憶猶新。

這些日軍知道,在自己傷亡不小,對手又異常狡猾,又是被困在四麵有城牆的城區之內,突圍的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除非留下一支部隊全力掩護,否則幾乎是不可能的。盡管此刻他們距離已經被拆卸掉城門的西城牆的直線距離並不遠。

但留下那支部隊掩護突圍,幾個中隊長又相互推諉,誰也不肯承擔這個在他們看來肯定是送死的任務。小半天下來,還沒有決定是誰留下。逼急眼了,就嚷著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都留下來,依靠駐地內大量的庫存彈藥,也許還能堅持到師團長回援。

鑒於幾個中隊長此番表態,也不想得罪部下過甚的北野高津也隻能做出一個除了他之外,幾乎所有人都皆大歡喜的決定,大家都不走了,留下來一起堅守。

而讓第三大隊所有官兵堅持打下去的最關鍵原因是他們來佳木斯數月,收刮的錢物此刻就在營區之內。對於這些大阪兵來說,生命誠可貴,但金錢的魅力也不容小視。丟掉這些錢物,對他們來說,跟要殺了他們一樣難受。

對於第三大隊所有基層官兵來說,土肥原賢二這個軍司令官的安危,與自己的這些錢財物相比,並不比這些足可以讓自己發家致富的物品值錢到那裏去。軍司令官若是陣亡了,這責任自然有上邊的長官去承擔,自己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若是這些值錢的東西都丟了,那麼自己在想彌補損失,可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可以說,三個原因之中,這個原因才是激勵第三大隊除了北野高津之外,所有官兵抵抗下去最根本的原因。

這些第四師團的官兵想法不錯,但當改變之前層層推進戰術,采取大炮上刺刀,將山炮推進到自己眼皮子底下平射,一個個將他們賴以藏身的營房敲掉的時候,這些日軍官兵側地的傻了眼。拿擲彈筒的威力,與山炮相抗衡,那不是自己找死嗎?

當胡昭山指揮四門山炮冒著日軍機槍火力,在炮兵主力的掩護之下進入日軍營區之時,劉長順見到司令員將一貫珍貴的炮兵都調過來了,知道這是楊震實際已經再下最後總攻擊命令,也咬咬牙下了血本。

為了保證攻擊得手,劉長順將全部臨出發時,兵工廠剛剛生產出來,臨時配發給一團的六十支衝鋒槍加上自己手中現有部隊中的全部的快慢機全部集中到一個連手中,並將全團數量並不多的新式手榴彈,也全部調撥給了這個連。而一直在營區外提供火力支援的團屬迫擊炮、步兵炮也被他調進了戰場。就近提供火力支援。發起了總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