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3 / 3)

“十月革命後的外國幹涉表明,蘇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無疑是西方的眼中釘。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沒有一個朋友,隻要是歐美的發達國家都有可能是他們的敵人。”’

“無論是對英法,還是正在急劇擴張的德國,甚至還有我們目前的對手日本,都裝備有大量的坦克。這就意味著老大哥在增加自己坦克數量的同時,還要尋求各種的反坦克武器。”

“說實在的,我設計的這種反坦克火箭筒雖然對原材料要求比較高,但生產工藝並不是很複雜。雖說有些苛刻,但對於蘇聯老大哥來說,卻是很實用。你們想想,一旦他們與德國或是英法開戰,麵對數千輛坦克時,每個士兵都裝備上這種製造簡單,易於操作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會給他們對手的坦克帶來什麼威脅?”

“蘇軍的單兵素質說實在的,並未比我們好到那裏去,很多士兵都是文盲或是半文盲。這就要求其裝備的武器首先是操作簡單,易於保養。與裝備上的問題相比,在戰術上他們除了火海戰術之外,更多采用的是人海戰術。在戰鬥之中可以排出十二三條散兵線。”

“這種戰術固然會給敵人帶來巨大的心理以及戰術上的壓力,但是對武器的損失也是同樣巨大的。這種戰術不僅僅是要求部隊的人數,更加要求其使用的武器工藝簡單,可以快速的大量生產。”

“所以我認為,在現實的壓力麵前,老大哥對於我們這兩種武器,一定會接受。不過,時間上還需要在等等。現在暫時還不到時候。對於新鮮事物的認識,總是需要一個過程。”

“至於我為什麼專門為蘇聯人設計這兩種武器,原因很簡單,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需要一個穩固的,可以安置傷員的後方基地。我們需要醫藥、製造武器的原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物資。在一切外援斷絕,而自己又沒有能力生產的情況之下,我們隻能用東西去與他們,我們唯一一個近鄰交換。”

“除了一些日軍的情報,我們能用來交換的,隻有我根據他們將來的需要設計的幾種武器。我可以保證,等到了適當的時候,這兩種武器他們一定會需要的。”

楊震很是大言不慚,一口一個我設計的,老大哥,根據他們的需要,很是有些不要臉。什麼叫一定會需要的,這兩種武器本來就是人家設計生產的好不好?他大手一伸直接剽竊過來,非但沒有臉紅的感覺,倒是給人一種蠻自豪的感覺。要是被後人看到了,絕對會大罵他一句做人怎麼可以這麼無恥。

在大言不慚的講完自己剽竊這些武器的用途之後,楊震又道:“這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就像國際歌中說的那樣,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切隻能靠我們自己。別看我們的黨與蘇聯黨在一個信仰之下,但是人家也沒有義務要支援我們。”

“我們現在與中央完全斷絕了聯係,在國民政府部隊的編製之中更是連一個番號都沒有。人家憑什麼要因為我們去得罪一個發達的強國?對於蘇聯老大哥來說,他們太現實了,在任何時候,自己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所謂的國際義務,隻不過是他們為了爭取對自己更多利益的一個口號而已。”

“在如今歐洲形勢動蕩的情況之下,他們更不會冒著兩麵作戰的危險去得罪日本人,來給我們提供大規模的援助。但這種援助對於我們來說,很多的時候是必須的。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去獲取必要的外界援助?”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等價交換。一,我們用我們的實力去說明,將小鬼子打的不敢北犯,讓蘇聯老大哥知道支援我們就是穩定他的亞洲防線。二就是拿一些可以用來交換的物資以及情報去交換所需的物資。”

“過去七軍不就是用情報換取蘇聯老大哥的少量支援嗎?我們不僅要用情報,還要用對他們有價值的武器,以及一些物資,甚至黃金,去購買,去交換。”

“僅僅在小興安嶺地區,就有數個規模不算小的金礦。與其讓小鬼子拿著在中國的土地上掠奪的黃金去購買鋼鐵、石油,反過來屠殺中國人,還不如我們用來與蘇聯老大哥購買一些必要的物資、器材。”

“有了這些可以交換的東西,我們不用再去卑躬屈膝的去請求援助,而是完全可以平等的去交換,去購買。當然,完全平等是不太可能。畢竟我們的環境決定我們暫時還處於劣勢。在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之下,平等最多隻是說說而已。”

“但至少我們可以不用徹底的喪失我們的尊嚴。不用再動用渾身的解數,去祈求那麼一點點可憐的援助。為了區區可憐的幾萬發子彈,一點可憐的醫藥。甚至幾百斤糧食,幾百件棉衣,去付出戰士的鮮血與生命。”

“這也是我為什麼知道這些武器並不適合我們現在大量的裝備,還要設計、甚至想法先生產出一部分來的原因。有了談判的籌碼,我們才有可能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沒有了籌碼,我們就隻能任人宰割。”

說到這裏,楊震歎息一聲道:“總指揮,生產這種自動步槍所需要的合金鋼材種類,我已經標了出來。還有那種反坦克火箭筒的詳細資料,現在都在您那裏,您一定要保管好。您精通俄語,先把這些資料翻譯好。現在暫時不要動,等用的時候,我會告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