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1 / 3)

左間久為人集中殘存兵力,並身先士卒親自帶隊,對廟嶺子山發起豬突似的攻擊,想要搶占這裏的製高點,以便固守待援。隻是早就預料他這手的楊震那裏會給他這個機會。

下定決心拚一把的左間久為人更沒有想到,就在他赤裸著上身,張牙舞爪的督促士兵不顧傷亡拚命的向山上進攻的時候,他揮舞著軍刀的身影,早就被正在一門已經運動到廟嶺子山上的九十毫米炮迫擊炮後親自抄刀上陣的馬其昌給盯上了。

在日軍的攻勢又一次被打下來之後,憤怒之極,被氣活跳蝦一般直跳腳的左間久為人還沒有來得及將耳光扇在手下三個中隊長中,在剛剛那陣子炮擊之中唯一剩下的一個中隊長的臉上時,一發從天而降的迫擊炮彈狠狠的砸在他身上。

這發直接打在他身上的迫擊炮彈幫他解除了回去將要被勒令切腹的擔憂,將他徹底還原成一堆零件不說。還捎帶著將那個倒黴的中隊長也一切炸上了天。

沒有辦法,這門迫擊炮現在的位置與左間久為人所處的位置,距離實在太近了。直線距離都不超過二百米。等他聽到炮彈的破空聲之時,說明炮彈已經打到了頭頂上。他就是躲都躲不開了。

在加上急於搶占一個製高點的他上串下跳,揮舞著軍刀逼迫部隊輪番采取攻擊行動,也實在有些太惹眼。尤其是他那把佐官刀,在偽滿軍之中也混過不少日子的馬其昌一眼就看出來了。

既然這個家夥佩戴的是佐官刀,而山下的日軍又不過是一個大隊的規模。那麼眼前這個光著上身的家夥,應該是這支日軍的最高指揮官。聽過楊震給教導隊上課的馬其昌,雖說別的沒有記住,但是楊震經常掛在口中的那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口頭語,他卻是記住了。既然這個家夥應該是這個日軍大隊的最高指揮官,那麼馬其昌也沒有沒有絲毫的客氣。

不過損失慘重歸損失慘重,第八師團到底是日軍老牌師團。在指揮官陣亡,之前炮擊加上幾次攻擊失利帶來的傷亡,部隊已經傷亡三分之二的前提之下,居然還能在各小隊長以及士官的組織之下,負隅頑抗不說。甚至還利用其準確的擲彈筒火力,炸掉了廟嶺子山上的兩挺重機槍。甚至一度突上了半山腰。

正舉著望遠鏡仔細觀察戰局變化的楊震看到第八師團這些日軍的表現,在想想之前在雲石砬子與第十一師團那一戰,不禁感慨這些日軍到底是老牌師團出身,果然戰鬥力強悍。

在遭遇到如此密集的火力打擊,出現如此大的傷亡,居然還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反應過來。而且非但沒有崩潰,居然還能打出反擊來。其性子之堅韌,意誌之頑強,戰術意識貫徹之堅決,尤其是其反應速度,真該所有的中國軍隊都好好的學學。

隻是楊震感慨歸感慨,但手下沒有絲毫留情的意思。他知道一支部隊即便戰敗,但隻要留下一些骨血,便總歸還是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的。

想讓一支部隊徹底的喪失戰鬥力,尤其是對於日軍這樣的軍隊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全殲。就算其重新組建,但這支部隊也在沒有以前的精氣神了。

那些就算是經過嚴格訓練,但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以及已經拖家帶口的預備役老兵是永遠趕不上那些從軍多年,訓練有素而且經驗豐富的老兵的。隻有將一支部隊幹淨徹底的消滅光,才是對對手實力的徹底削弱。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偉人的這句名言,楊震可是記得很牢靠。

在馬其昌一炮擊斃了左間久為人之後不到半個小時,楊震便下達了總攻擊的命令。當然楊震發起全麵攻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自己眼皮子下邊的這股日軍的最高指揮官已經被炸上了西天。而是他感覺到已經到了最後解決問題的關頭了。

下定決心的楊震命令發起攻擊的杜開山,以最快的速度將眼前的殘餘日軍幹淨、徹底的消滅掉。

實際上此時已經還原成零件,去與他們那個天照大神相會的左間久為人少佐並不知道。就在他試圖攻占廟嶺子山主陣地,以便能堅持到得到聯隊長閣下帶領主力支援時,他的聯隊長與其率領的第二大隊,也同樣在痛苦之中掙紮著。

接到楊震放開大路,僅以冷槍冷炮以及小股部隊牽製,主力則轉向該部日軍側後的電報。尤其是楊震改變作戰計劃,將第一波次的打擊放在由鶴立出發的地八師團第十七聯隊第一大隊身上之後,郭炳勳便改變了之前虛張聲勢,將眼前日軍牽製住便可的戰術。

按照楊震要求,郭炳勳下令讓出法司河一線陣地。除了以小部隊不住騷擾之外,將主力一個營從正麵撤下來,趁夜間日軍航空兵無法出動之機,從日軍東北方向秘密渡過法司河,迂回至日軍側後方向。

而自己親自帶領一個營以及偵察營的一個連兵力,利用地形不斷的以冷槍冷炮戰術殺傷襲擾日軍。尤其在夜間,也就是在楊震帶著主力向廟嶺山一線強行穿插之際,為了掩護主力行動,甚至還對該部日軍展開了連排級的攻勢。

郭炳勳的戰術改變,讓當麵之日偽軍還沒有從渡過法司河一線,現在甚至可以聽到尖山子一線不時響起的雖然比較輕微,但已經是清晰可辨的槍炮聲,所帶來的興奮之中清醒過來,便陷入了一個恐怖的夜晚。

就在日軍剛剛前鋒剛剛渡過法司河,便劈頭蓋臉的挨了一頓迫擊炮彈。雖然因為早有了心理準備,加上熟練的戰術動作。對方打來的迫擊炮彈雖然將配合作戰的偽滿軍炸的死傷慘重,並未給日軍帶來多少傷亡。但開局的不利卻是讓河田毅大佐對後續作戰行動產生了顧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