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膽子像武士那樣與自己來一場麵對麵的較量不說,反倒是盡玩陰的。自己還連對手長什麼樣都沒有看到,就丟掉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要是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等到了預定目標,自己的四十三聯隊還能剩下幾個人?
這些反滿抗日分子從那裏弄到的這麼多地雷,還有迫擊炮?他們不是一向都缺乏彈藥嗎?這麼還會這麼大方的在地雷上綁了這麼多的子彈與手榴彈?
被打怕了武田壽大佐擔心對手再玩出什麼花樣來,便拉開了行軍大隊不說,更不敢將部隊全部集中在道路之上行軍。
他一改之前集中兵力的做法,兵分三路。除了迫擊炮、重機槍等重武器以及主力走道路之外,其他兵力,兩邊山頭上各放上一個中隊,沿著兩側山脊行軍。一是分散兵力,二也是為了預防尖兵的事情再一次發生。
為了避免再次受到伏擊,也因為山上的山林阻隔,這行軍速度不可避免的降下來。在武田壽大佐看來,行軍速度慢就慢點,總比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挨上一悶棍好的多。
盡管在預定時間趕不到指定地點,佐佐木到一中將不會太高興。但如果第四十三聯隊損失過大的話,自己的師團長上村清太郎中將恐怕也饒不了自己。
佐佐木到一中將再不高興,但他不是自己的直接上級,最多向關東軍司令部告自己的狀。若是上村清太郎中將不高興的話,那自己就真的要倒黴了。
在連續挨了幾悶棍之後,武田壽大佐卻是謹慎的多了。寧願降低行軍速度,對一切可疑的地方或是進行搜索,或是利用炮火進行火力覆蓋,也不願意在繼續這麼挨打下去了。
隻是讓武田壽沒有想到的是,就算他再怎麼謹慎,還是著了人家的道。再次出發沒有多久,重新挑選的尖兵小隊便整體掉進了一個特大號的陷坑裏。陷坑裏麵削的極尖的木樁讓這個小隊的士兵死的痛苦異常。而改為在山脊上行軍的兩個中隊,居然還是逃不脫地雷的殺傷,以及踩上了不少的地雷。
而這一路之上的各種層出不窮的襲擊,讓第四十三聯隊的日軍幾乎是防不勝防。地雷、陷阱,甚至還有一種用一發子彈做成的極為簡易的詭雷,整個地麵看起來很平常,但一腳踩上去,子彈便從腳背上穿了過去。
與其他各種隨時帶來死亡的襲擊相比,這種殺傷力並不大,並不致命的詭雷給日軍帶來的心理陰影卻是最重的。因為隻要這個缺德玩意踩中了,死是死不了,但後麵的痛苦卻是很難讓人承受的起的。
武田壽雖然被接二連三的襲擊弄的暴怒異常,卻是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沒有攜帶工兵,也沒有想過攜帶工兵。誰他媽的能想到,這些可惡之極,卑鄙異常的家夥,不光在山路上埋設了各種各樣花樣繁多,似乎是無窮無盡的詭雷,就連山脊上也埋設了地雷。
王光宇與李明瑞可謂將楊震交給的遊擊戰術使用到了極致。當初在臨分兵的時候,楊震猶豫良久還是改變了兵力部署。郭炳勳指揮一團的兩個營對北路日軍虛張聲勢。
而王光宇率一個營以及偵察營大部,采取各種冷槍冷炮戰術,以及地雷戰,對中路日軍主力進行騷擾,降低其行軍速度。必要的時候,利用地形可以打一場阻擊戰。
楊震知道,若是正規作戰,無論是阻擊戰也好,還是陣地戰也好,別說兩個營,就是集中自己的全部主力三個團現在也不見得有打垮日軍一個正規野戰聯隊的實力。
為了減小傷亡,並盡可能的拖延住中路日軍的速度,完成預定的作戰目標,楊震隻能絞盡腦汁製定了一些非常規作戰方式。好在李明瑞的偵察營已經完成的訓練科目之中便有快速布雷,以及多種詭雷的布設。
為了保證王光宇能夠將這種戰士運用的好,楊震與王光宇以及李明瑞二人談了整整一夜。將自己所知道的這方麵經驗,全部教給二人。甚至還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演練了幾次。
楊震之所以調整兵力部署,是想盡可能的迷惑佐佐木到一使其摸不到自己的真實意圖,並拖延日軍主力的行軍速度,拉開其與北路日軍的距離,為下一步作戰創造戰機。
至於這兩個想法能不能最終達成,現在還看不出。但有一點是做到了。就是中路日軍四十三聯隊在進山之後,整整大半天的時間還沒有走出二十裏。
一籌莫展的武田壽在無奈之下隻得給佐佐木到一中將發報,將一路上的遭遇彙報之後,請求佐佐木到一從佳木斯給他調來一些工兵的時候,非但沒有得到肯定答複,還遭遇到了嚴厲的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