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1 / 3)

說到軍裝。郭炳勳指了指身上除了軍銜之外,全套的日軍軍裝道:“司令員,是不是該考慮換換軍裝的樣式了。我們穿著這身小鬼子的軍裝,隻是一時之需,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我們總是穿著鬼子的軍裝,讓老百姓怎麼看我們?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鬼子那。況且,對部隊的士氣也有影響。倉庫之中,還有不少的鬼子軍裝的原材料,還有十幾台縫紉機。我看了一下,至少能給每一個幹部、戰士做一套單軍裝。您看是不是考慮一下,給戰士們換換軍裝?”

對於郭炳勳的提議,楊震沉思了一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軍裝,代表著軍人的身份。總穿著鬼子的軍裝的確有些不合適。而且小鬼子現在這種窩窩頭似的軍便帽也實在是有些過於難看。但部隊現在訓練極為緊張,上那去找那些人手做出數量足夠的軍裝?

猶豫了一下,楊震道:“老郭,你說的沒錯,總穿著鬼子的軍裝不是長久之計。但現在部隊訓練這麼緊張,咱們每一個做一套軍裝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我們也沒有地方去找足夠多的裁縫做軍裝。”

“這樣,老郭,我看軍裝就不必了。我們暫時就先穿著鬼子的軍裝,不過軍帽可以換換。同時在左胸上加上一條印著東北抗日聯軍字樣,用來表明我們身份的白底黑字的胸章。在製作一些臂章,表明部隊的建製與番號,就像當初你在國軍時候使用的那樣,你看怎麼樣?”

“這麼做即與鬼子區別開,又沒有增加多少工作量。也用不到找那麼多的裁縫,有幾個會使用縫紉機的戰士就足夠了。至於這個軍帽的樣式?我看這樣,製作大簷帽太過繁瑣。船形帽又不太適合咱們中國人的頭型。不如就製作這個樣子,你看如何。即簡單,又省事。”

說罷,楊震從小虎子身上背的挎包之中掏出紙筆,幾筆便勾勒出一個軍帽的樣式。楊震這個家夥自然沒有設計師的本事,也沒有那個能力。不過雖說設計沒有本事,但剽竊還是可以的。

他畫的這個軍帽樣式,正是後世六五式軍裝的軍帽樣式。本來楊震準備直接使用現在中國軍隊配發的民國二四式軍裝的軍帽樣式,因為他很喜歡這款軍帽比較經典的樣式。感覺比那些什麼大簷帽、船形帽要好看的多。但不知道怎麼的,楊震心思一動,最終還是選擇了六五式軍帽樣式。

看著郭炳勳仔細看著自己繪製的軍帽樣式,楊震道:“先製作出來,配發下去把鬼子那頂難看的窩窩頭軍便帽替換下來。至於帽徽,等將來有條件了在製作。”

說實在的,曾在號稱時裝之國留學多年,見慣了西方軍隊,尤其是法國軍隊那些各種造型獨特軍裝的郭炳勳,對楊震勾勒出來的這款造型簡單到了極點的軍帽樣式並不是很滿意。總覺得太過於簡單了,而且圓頭圓腦的,也實在有些不太好看。

但楊震說的也沒有錯,他們現在沒有能力去替換身上這身鬼子皮,隻能暫時先換下軍帽以證明自己並不是日偽軍。這款軍帽雖然並不好看,但勝在製作簡單,比較實用。對於部隊來說,現在需要解決的是有無的問題,而不是好看不好看的問題。

兩個人定下了軍裝的問題之後,郭炳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道:“司令員,你看看我們是不是該授軍銜了?我知道十八集團軍並不掛軍銜。”

“但軍銜是表明軍人等級的一種憑證。主要是有利於提高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加強軍隊的組織紀律性,方便部隊的指揮與管理,促進部隊的正規化建設。”

“佩戴軍銜,在不同建製的部隊協同作戰的時候,不至於因為職務的高低出現指揮上的混亂。咱們這兩萬餘大軍,不可能相互之間全部都認識。一旦兩個不同的,甚至陌生的連隊在必要的時候協同作戰,完全可以按照軍銜的高低來理順指揮關係嗎。”

對於郭炳勳提出授軍銜的要求,楊震琢磨了一下,最終還是搖搖頭道:“這個問題,等過一段時間再說吧。軍銜的好處,我知道。但現在將幹部、戰士界限分的太清楚,不利於士氣。”

“尤其沒有經過戰鬥的考驗,部隊檔次還沒有拉開的時候。你總不能一個部隊,二等兵占了絕大多數吧?況且我們現在實行的是供給製,部隊不發工資。軍銜的高低無法與薪金的收入掛鉤,這個榮譽感也就縮水了很多。最起碼,士官提軍官,與班長提排長,帶來的榮譽之間我想差別不會太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