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1 / 3)

楊震自然不會與郭炳勳解釋此山寨與彼山寨究竟有何不同。對於郭炳勳的疑問,楊震隻是含糊其詞的應付過去。便用其他的話岔了過去。轉而提起了兩人在今後部隊訓練中的分工問題。

對於楊震含糊其辭的解釋,一頭霧水的郭炳勳並沒有多問。甚至對楊震交給自己這張圖紙上的衝鋒槍究竟是他自己設計的,還是從那裏弄的也沒有追問。對於郭炳勳來說,他知道楊震若是想和自己說實話的話,會告訴自己的。既然他不想說,終歸還是有自己理由的。

不過對於訓練上分工的問題,郭炳勳倒是沒有多說什麼,反倒是替楊震攬過去不少的事情。原來兩個人定的是楊震負責各級軍事幹部的培訓,其中主要為教導隊、偵察隊以及部分工兵。而郭炳勳則負責部隊的整體體能、隊列、以及基礎戰術訓練。同時還要負責培訓無線電報務員。

同時郭炳勳還提出在部隊之中挑選了一批有文化的戰士,舉辦了一個參謀業務培訓隊。準備將來分配給各個部隊做參謀。法國留學回來的郭炳勳對德軍在一戰之中表現的極為出色的參謀團極為欣賞。

對他來說,認為部隊現在缺乏的不單單是合格的基層指揮員,合格的參謀更為缺乏。目前他這個參謀長手下隻有董平一個人可以暫時稱為參謀。而目前還在兼任偵察營教導員的董平實在是有些分身乏術。整個參謀處幾乎就是他一個在撐大局。這對今後部隊的發展很不利。

實際上按照兩個人的分工來說,郭炳勳的擔子要比楊震重的多。一萬多新兵的培訓,可不是一個好差事。尤其要讓這些幾乎沒有任何軍事基礎的新兵在短時間之內迅速的轉變為合格的戰士,形成戰鬥力,其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楊震在老黑頂子秘營三個月的苦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時楊震將士兵當作班長培訓,將班長當成連排幹部培訓,現在看任何人都不能不佩服其眼光的長遠。否則一下子出現這麼多新兵,便是連基層軍官都不夠,又何來戰鬥力的快速的形成。

有了這個底子,再加上在鏡泊湖解救出來的部分戰俘,以及在此地解救出來的勞工也有不少是戰俘出身,還有在敦化北部參軍的部分偽滿軍士兵,這才避免了基層軍官與班長的不足。使得訓練新兵的人手在不影響主力戰鬥力的情況之下還算夠。

不過盡管這樣,但因為時間緊迫,郭炳勳還是感覺到很吃力。畢竟除了老黑頂子打下的基礎那些人之外,其餘的無論是戰俘出身的人,還是反正的偽滿軍士兵,卻是因為原本部隊訓練方式的不同,訓練新兵的手段也是天差地別。

中國軍隊的派係太多,各個部隊的訓練手段和水平幾乎是天差地別。除了中央軍的嫡係部隊之外,其餘部隊訓練手段沒有一支是相同。但有一點,與部隊已經形成的訓練方式來說,這些部隊的訓練手段已經顯得落後。要想有效的提高部隊,尤其是新兵的訓練水平,這些人首先就要重新回一遍爐。

盡管這樣,郭炳勳還是將教導隊的大部分訓練接了下來,因為他知道相對於自己這個單純的參謀長來說,作為部隊的最高軍事主官,楊震要考慮的事情太多。

而總指揮,此時與其說是軍事主官,現在還不如說成了政委一類的人。自己多承擔一些,楊震思考問題的時間也就多一些。

聽到郭炳勳要接過教導隊的大部分教學任務,楊震沉思了一下搖搖頭道:“老郭,這樣不行。你的擔子已經很重了,要是再給你加擔子,會把你累垮的。老彭不在,你還要兼管軍工、後勤,這些事情累計到一起,對於你來說負擔太重了。”

“我看這樣,不如把你那個參謀業務培訓班與教導隊合並。參謀也要精通帶兵,各級指揮員也要精通參謀業務。必要的時候,參謀可以下去帶兵。基層指揮員可以上調任作戰參謀。”

“而且好的參謀人員,在部隊擴編之時,是最好的指揮員人選。咱們不能像國軍中的那樣,參謀就是參謀,指揮員就是指揮員,這樣各級之間相互會出現脫節的。”

“這樣,基層戰術我來講,參謀業務你來講。還有部隊的訓練,既然已經有了訓練大綱,我看還是還是按照我們原來製定的訓練大綱來訓練。部隊中的老骨幹,要多發揮一些作用。”

說到這裏,楊震苦笑一下道:“與其說擔心部隊的訓練,我更擔心各級軍事主官的經驗與指揮能力。部隊編製與人數擴大了,但我們的各級指揮員的水平卻不見得提高。”

“我們這些軍官,尤其是團營級軍事指揮員原來還大多是連排幹部,一下子提拔這麼高,能力夠不夠?有沒有相應的提高?能不能與他們擔任的職務相符合?說實在的很讓人擔心。”

“別說他們了,就是你我,又有多少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原來咱們剛突出來的時候,手中不過一個連的兵力,我們的能力還能說勉強夠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