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一戰,部隊之所以隻付出輕微,幾乎可以忽略的傷亡代價,便解決了日軍警備中隊以及擔任警戒的偽滿軍一個團,就是楊震帶著李明瑞的偵察隊先摸進日偽軍營房,將其所有武器收繳一空,並先控製了戰鬥力比較強的日軍,才得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戒備森嚴的鏡泊湖水電站工地。不僅繳獲了大批的武器裝備,還弄到了大批的物資。解決了部隊的燃眉之急。
但這一次卻與鏡泊湖那一戰不同,日軍這個秘密的基地裏究竟有多少兵力,裝備如何,一點情報也沒有。尤其在聽到總指揮說起湯原是抗聯三路軍主力的主要活動區域,其北滿省委就長期隱蔽在湯原。
而總指揮從未聽三路軍的人提起過這裏居然還有一個日軍的秘密基地。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這裏並不尋常。所以郭炳勳雖然同意了楊震親自帶隊奔襲,但堅決反對楊震像鏡泊湖那一仗一樣,親自涉險偵察。並再三叮囑帶隊參戰的王光宇和李明瑞一定要看住他。
下定決心,楊震沒有絲毫的耽擱,當天晚上就帶隊出發。在董平的帶領之下,經過一夜急行軍,於第二天清晨來到他發現秘密鐵路之處。
抵達地點之後,楊震留下了王光宇指揮主力,做好接應以及戰鬥準備。自己親自帶領李明瑞與董平以及三個偵察小隊,沿著鐵路線向山內摸去。
對於楊震親自帶隊去偵察,臨行之前得到總指揮與郭炳勳再三叮囑的王光宇起先是死活不同意。但沒有多少時間和他嘮叨的楊震還是說服了他。
果然沒有等楊震進山走多遠,大約二十裏的距離,便遇到了董平描述的鐵絲網,還有雷區。這裏有雷區,說明崇尚攻勢的日軍對這裏極為重視。至於這裏究竟是什麼地方,楊震暫時還不敢確定。
確定這裏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地方之後,楊震並沒有急於摸進去,而是在鐵絲網外圍找了一個隱秘的地方舉起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起來。他試圖尋找到能透露出這裏真實情況的蛛絲馬跡。
因為山地阻隔視線受阻,楊震整整在這個距離鐵絲網不足二十米距離的灌木叢之中,一動不動的隱蔽觀察了一天,除了確定了日軍巡邏隊的巡邏間隔時間,以及人數駐外,並沒有找出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在觀察一天無果之後,楊震決定趁著夜色摸進去。抵近仔細在查找一下。下定決心的楊震,並沒有多帶人,隻帶著李明瑞,快速的在雷場中開辟出一條通道之後,摸了進去。
看著楊震輕鬆的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用一根鐵絲便在雷場中打開一條通道,見過他布雷手段的李明瑞心中暗自豎起大拇指:“自己這個總指揮不僅布雷手段多,這排雷手段也夠嚇人的。這才半個小時,便在二十米寬的雷場中打出一條通道來。”
楊震並不知道李明瑞心中想著什麼,在估算了一下日軍巡邏隊抵達的時間之後,楊震拿出一把小鉗子,輕輕的在鐵絲網一處不算太引人注意的之處,剪開了一個足以容納一個人爬行的缺口。
待兩人穿過鐵絲網,楊震又小心翼翼的將鐵絲網恢複成了原樣後,才與李明瑞兩人快速的通過日軍巡邏的小路,進入這個警戒森嚴的日軍基地。
進入日軍這個基地之後,楊震沒有急於行動,而是在確定了一下自己的方位後,才悄悄的尋找到了一處隱秘的地點隱蔽起來。夜色太黑,生怕觀察度受到影響,遺漏了什麼的楊震,還是決定在這裏等上一天。待到天亮的時候,再仔細觀察一番。
等到天亮後看清楚這裏真實的情況之後,饒是一向鎮定的楊震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裏應該是日軍的一座大規模的秘密倉庫,僅僅從地表的顯露出的一些蛛絲馬跡就可以判斷,自己身下的這座山恐怕已經被掏空了。而一個偽裝極佳的通氣孔,就在距離楊震身邊不足三十米的距離。
當楊震小心翼翼的爬到通氣孔的前麵,撥開用來隱蔽的雜草向下看去,才發現通氣孔下邊是一條足夠並行兩輛卡車,鋪著鐵軌的隧道。至於這條隧道通向何處,因視距所限,楊震卻是無法得知。
至於為什麼推斷出這裏是倉庫,而不是要塞之類的工事,很簡單。湯原雖距離中蘇邊境不算遠,但終歸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從交通方麵來看,就算是日蘇爆發戰爭,這裏也不會是主戰場。在這裏修建工事,不如在北麵的富錦境內,對蘇聯會更有威脅。
這裏的日軍兵力也不像這是一個要塞或是軍事工事,山下有兩排平房,按照楊震估算,這裏最多也就能駐紮五六百人,在多根本就無法容納。除非這些日軍全部駐到山洞中去。而且經過仔細觀察,除了大量通風口之外,楊震並未發現有任何隱蔽,可以用來作戰的射擊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