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到一其實不知道,就在他搜遍下江的時候,楊震已經被撤至小興安嶺地區。在鏡泊湖工地繳獲了大批的糧食、武器、彈藥,使得部隊的補給得到極大的緩解。最起碼,單單繳獲的糧食就足夠部隊吃一個月的。
這一戰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但同樣後果也很嚴重。在鏡泊湖工地解放萬餘勞工中有三千多人要求參軍。尤其勞工之中被繳械的原日軍華北住屯軍一手組建的偽冀東保安隊一千四百多人之中,在遭受了日軍非人的虐待之後剩餘的八百多人,紛紛要求參軍。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若是留在工地上,早晚也要和自己之前的那些兄弟一樣被折磨死。
要求參軍的其他勞工也是這個想法。去年日軍從山東、河北連抓帶騙,弄來了一萬多勞工。到了今年年初,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剩下了八千多人。其餘的大部分人都被惡劣的飲食,殘酷的虐待折磨致死。
這些要求參軍的勞工大多都是孤身來東北的,與那些拖家帶口的勞工不同。他們沒有任何的牽掛,對他們來說,想辦法活下去,是最大的希望。留在工地上,一分錢掙不到不說,早晚也要被虐待死。參軍打鬼子雖然也會犧牲在戰場之上,但畢竟還有活下去的希望。早晚都是死,何不拚一下?
因為將被俘的日軍一個中隊全部處決,還在被總指揮訓斥中的楊震無奈之下,隻能將要求參軍都帶上。看著越來越龐大的隊伍,楊震隻能搖頭苦笑。反正在哈爾巴嶺已經帶上了,在這裏也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
盡管楊震知道佐佐木到一正在像瘋狗一樣到處尋找自己,帶上這些連槍都不會用,身體因為長期從事高體力勞動而普遍虛弱的勞工,自己很難擺脫佐佐木到一的追擊。為了爭取一個短暫的休整時間,楊震隻能帶著部隊向北一直撤到小興安嶺荒蕪人煙的原始森林中隱蔽、休整。
楊震曾經自嘲的對郭炳勳說過,自己就是一個新兵隊長。之前是唯恐部隊不擴大,現在擴大了,自己反倒是更加頭疼。
看著楊震,郭炳勳也是一臉的無奈。之前是大家都不同意帶,楊震堅持。現在楊震不想帶,總指揮卻是不幹了。楊震在剛剛調至寧安駐防的日軍第十一師團眼皮子低下,冒險打鏡泊湖水電站工地,是為了獲取補給。卻沒有想到又增加了兩千多新兵。
現在越來越龐大的部隊,郭炳勳也是頭疼。部隊是壯大了,但戰鬥力卻在急速的下降。現在的部隊一半人沒有槍,手中還拿著當勞工時候的棍棒與鐵鍬臨時做武器。
這些人不僅沒有武器,更讓郭炳勳頭疼的是,他們沒有經曆過任何軍事訓練。體力也很虛弱,長途行軍掉隊的比比皆是。帶著一個營擔任斷後收容的王光宇曾與他說過,每天收容的都在千餘人左右。
這些人不單單使得補給消耗的極快,更重要的是嚴重拖延了部隊的行軍速度。這在四處都是日軍的情況之下,對部隊是極為不利的。
而楊震之前所說的邊走邊訓的辦法根本實施不了。每天行軍一結束,這些身體尚未完全恢複的人,便累的躺在地上叫都叫不起來。更別提訓練了。況且,形勢嚴峻,能不開槍便盡量不開槍。所以,原來製定的邊行軍邊訓練的計劃隻能取消。
猶豫良久,郭炳勳還是與楊震商議,給部隊找一個落腳點,讓部隊至少取得哪怕是一個星期的休整也好。但在到處都是日偽軍的情況之下,這個落腳點也就意味著肯定又是荒蕪人煙的深山老林。好在現在補給不愁。
補給雖然暫時不愁,但部隊中還有一半的人,尤其是新參軍的那些勞工還沒有裝備,這卻是繼續解決的問題。況且天逐漸的轉熱,部隊所需的換裝的衣物還沒有蹤影。現在部隊已經達到了萬餘人,單單軍裝的需求就極大。
就在隱蔽在湯原西部小興安嶺原始森林之中的楊震為裝備發愁的時候,被總指揮派出去尋找七軍的董平帶回來了一個消息,卻是讓楊震看到了解決所有問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