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3 / 3)

“小鬼子一向拿中國人不當人,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是唾手可得的勞工就更不在乎。誰能保證小鬼子為了保證他們中不混進我們的人,對他們所謂重點工程帶來危害,會下毒手。鬼子幹這種事情不是一回兩回了。”

“就算退一萬步講,鬼子為了保證勞動力需要,不殺他們。將他們送到鏡泊湖水電站繼續做苦工,但我們既然已經將勞工作為我們後續主要補充兵員,這會給我們帶來致命影響的。誰能相信一支在危急的情況之下,丟下他們自己逃跑的軍隊?還有誰會參加這樣的軍隊?人言可畏啊?”

“小鬼子也會拿這件事做文章,破壞我們的威信與影響。尤其是在我們已經決定以勞工為今後主要補充兵員的目標的情況之下。所以我認為這些人我們必須都帶走。”

“況且兩千多人,在我們部隊實力還很弱小的時候,一下子都不要太可惜了。紅軍長征的時候,很多招收的新兵也沒有時間訓練,都是邊行軍邊訓練的。”

“沒有受過軍事訓練,這不要緊。我們可以在行軍休息之時對他們開展。這些人都是貧苦百姓出身,否則也不會被抓了勞工,隻要體力恢複,行軍、走路應該沒有問題。”

“將他們編成兩個新兵團,抽調一批副職擔任各級幹部。我們的班長都是按照連排長,戰士都是按照班長標準訓練的。抽調出一批來,足夠滿足軍官與班長的需要了。”

“至於訓練,緊急情況之下一切從簡。在不影響部隊戰鬥力的情況之下,抽調出一批武器彈藥,在適合的時候教會這些人武器使用以及最基本的戰術、紀律訓練。至於隊列以及其他基礎訓練暫時取消,等形勢允許之後再補上。”

“武器的問題,不行就每一個人先發兩枚手榴彈。等繳獲了武器,再補充。至於戰鬥,除非出現極為必要的情況,讓他們觀戰。一旦我們部隊出現傷亡,這些人可以隨訓隨補。”

楊震歎了一口氣道:“我知道,帶著這兩千多未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人行軍、作戰,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殘酷,而對於我們來說更是一種考驗。但還是那句話,大浪淘沙,淘不盡的才是真金。我想經過戰鬥的考驗,他們中幸存下來的人,終究還是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的。”

“至於那些戰俘出身的人與原先的老部隊以及那些參加我軍的偽滿軍俘虜打亂,編成三個整編團。每個團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重機槍連,一個四門製的迫擊炮連,一個通訊連。我們原來手頭的重機槍、迫擊炮加上董平摸回來的日軍那個迫擊炮中隊的那十幾門迫擊炮,足夠滿足這個編製了。”

“至於我們的部隊我看先改編成二路軍吉東軍區獨立一師。師下轄三個步兵團,以及由那兩門山炮加上編餘的迫擊炮組成的一個炮兵營。師長、政委、參謀長,先由我、政委與老郭三個人暫時兼任。”

“至於三個團長,我看一團長,二團長由劉長順擔任。至於三團團長嗎?就由三連連長杜開山擔任。老王原來在五軍就任過師長、政委,到四軍之時又任副軍長。無論是能力還是經驗足夠了。”

“而劉長順、杜開山這兩個人雖然在經驗上還有一定欠缺,但作戰勇敢,腦袋也足夠靈活,幾次戰鬥中也是所有連長之中表現最出色的。隻要我們用心提點,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說到這裏,楊震抬起頭看了看李延平與郭炳勳道:“政委,你要盡快拿出各級政工幹部人選。這一千多戰俘盡管都是有一定經驗的老兵,但是對於我們部隊來說,他們就是新兵。無論是我們還是他們相互之間都是陌生的。”

“他們一補充進部隊,我們的作戰部隊新舊比例幾乎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這政工幹部,一定要得力。若是所有各級政工幹部一下子配不齊的話,團政委、營教導員以及各連指導員一定要配備齊全。尤其是團政委,一定要選擇腦袋靈活的,那種死教條的堅決不要。不行你先兼任一個團的政委。”

“老郭,營連軍事幹部的人選就由你多費費心,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配置完畢。營連幹部,尤其是連排長,是部隊指揮員的基礎。隻要這些人安排好,部隊才會盡快的形成戰鬥力。”

“記住每一個營連至少要配備兩名副職。戰俘中的軍官挑選一下,全部安排為副職。告訴他們這隻是暫時的,隻要他們表現出色,機會是一樣的。至於他們之間的磨合,隻能在戰鬥中磨進行了。好在這些主官都在一起訓練了很長時間,之間並不陌生,應該會很快進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