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2 / 3)

“我們在拐老婆溝口打響,我們的作戰企圖已經完全暴露。而南路日軍的逃跑,使我們連續作戰的計劃也已經落空。而以日軍的習慣來看,絕對會對我們進行報複。尤其是在好不容易抓到我們的蹤跡之後,勢必要增強兵力對我們的圍攻。所以下一步該怎麼走,選擇非常的關鍵。”

“早在出戰之前,我就對此次出擊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局勢的變化,有了一些事先的預想。首先這裏不能長呆,鬼子發現了我們的蹤跡,勢必要調集重兵對我們進行合圍。日軍一向反應極快,所以最遲明兒早上,我們必須轉移。”

“至於轉移的方向,我想鬼子既然認為我們絕對不會像我們放出的煙幕那樣南下。那麼我們就偏偏反其道行之,我們明兒一早便南下。不僅南下,還要大張旗鼓的南下。對敦化北部的集團部落,進行掃蕩的同時,對京圖鐵路開展大規模的破壞。”

“我們在敦化地區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日偽軍勢必要調集兵力對我們進行圍剿。我們大事宣揚要與一路軍彙合,實際上我們自己知道,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就連總指揮都不知道一路軍現在的具體位置,更何況從未與一路軍接觸過的我們。從敦化南下,莽莽縱橫上千裏的長白山中,我們去那找一路軍?”

“這一點,我們知道,鬼子不知道。我們一旦出現在敦化北部,鬼子想必應該會以為我們要南下與一路軍彙合。為了切斷我們與一路軍彙合的通道,日軍勢必要調集重兵在我軍南下的路線上重新構成封鎖圈。甚至有可能采取圍點打援,在一路軍遊擊區伏擊設置重兵等我們上鉤。這樣一來,我們東線之敵必將會出現調動。隻要他們一動,我們東進的通道才算徹底的打開。”

“等將日偽軍的視線集中在敦化北部之後,我們在突然隱蔽東進,進入下江地區。我們從日偽軍的口供中可以看的出,鑒於下江的形勢已經逐漸明了,日偽軍現在已經逐步開始撤回對下江圍剿的兵力。我們現在進下江正是好的時候。”

聽罷了楊震的大致設想,郭炳勳沉思了良久才道:“團長,你的這個思路是不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迷惑日偽軍,為我軍東進打開通路。但我們東進下江之後,如何才能挽回局麵卻是我們最應該思考的。”

“若是想打開局麵,部隊勢必要擴充。否則以我們現在手頭的實力,即便是順利的進入下江地區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那裏的形勢。而且兵力對比過於懸殊,我們甚至有可能重蹈抗聯的覆轍。要知道,我們現在手頭上的兵力根本無法與全盛時的抗聯相比。”

“但部隊擴充,需要的兵員、裝備都從那裏來?裝備可以通過繳獲來解決,但這兵員該怎麼辦?抗聯三路軍之中,有兩個在下江地區活動過。那裏現在除了強行征兵之外,在日偽軍的嚴密監控與屠殺之下,對於我們來說可挖的兵員已經不多。”

“征集不到兵員,部隊無法擴大,在短時間之內改變下江地區的惡劣局勢便是一句空話。”

聽罷郭炳勳的話,楊震卻是擺了擺手卻是有些不讚同的道:“我認為的正好和你相反。兵員的問題好解決一下,下江地區鬼子修建各種所謂的國防工程,從關內征集、抓捕的數量龐大的勞工是我們最好的補充兵員。”

“與兵員相比,我更頭疼的是裝備。部隊擴充,所需要的武器數量不在小數。單單依靠繳獲是解決不了這麼大的武器缺口的。沒有了裝備,就是我們部隊擴充到幾倍,甚至幾十倍又有什麼用?我們總不能讓戰士們刺手空拳的去與日偽軍搏鬥吧。”

就在楊震與郭炳勳討論東進之後究竟該怎麼做,正為怎麼擴充部隊而頭疼的兩個人身後突然傳來了總指揮的聲音:“楊團長若是真的有能力或是有辦法重新挽回下江的局勢,無論你需要擴充部隊需要多少裝備,我可以幫你解決。隻要你能打下一個地方,我想那裏儲存的裝備足夠你將部隊擴充成一個整編軍了。而且這個軍不是抗聯那樣的軍建製,而是按照關內正規軍標準。”

看到站在自己身後,想必剛剛自己與郭炳勳討論的話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的總指揮,楊震瞪了一眼正拎著一盞馬燈為他們照明的小虎子一眼之後,才道:“總指揮,我說過的話,我不能說絕對能實現。但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