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3 / 3)

從對日偽軍的審訊結果,總指揮知道自己的二路軍留下下江地區的部隊除了極少數部隊隱藏到深山老林還在堅持鬥爭之外,其餘的部隊除了少部被俘、投敵之外,大部犧牲。

已經撤至富錦、同江地區的七軍部隊以及四軍、五軍少數殘部,在受到了重創之後,已經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日偽軍的圍追堵截之下,幾乎可以說陷入了絕境。

自西征失利之後,便一直失去聯絡的五軍軍長以及其率領的五軍部分部隊的下落也從這些俘虜的口中得到了查實。他們在日偽軍追擊之下,在無法擺脫追兵情況之下,無奈隻得過江退入蘇聯暫避。

而為了打破日偽軍的清剿,同樣進行西征的三路軍部隊,主力也受到了重創。雖然損失小於二路軍,但卻同樣的陷入了困境。西征雖然取得了部分的成功,並未能讓三路軍徹底的擺脫困境,自身反倒是因為凍餓,在西征途中損失慘重。

本身實力相對雄厚一些的三路軍西征雖然避免了二路軍那樣的巨大損失,但總兵力由西征前的兩千餘人,急劇下降到了不到八百人。多名師團幹部犧牲,短時間之內喪失了連續作戰的能力。而各留守部隊的損失更為慘重。兩名師長相繼叛變,使得三路軍留守下江的數百人大部犧牲。幸存下來的少數部隊被迫退入蘇聯境內。

現在擺在退至富錦、同江地區的以第七軍為主的二路軍殘部麵前的是在糧彈兩缺,補給無著,並失去了友軍策應極為嚴峻的局麵。是全部戰死,還是另尋出路,給部隊至少贏得一段休整時間,幾乎已經成了總指揮最艱難的選擇。

沒有想到形勢會急劇變化的如此惡劣,活動在北滿的二路軍、三路軍相繼失敗。除了三路軍部分部隊退至黑嫩地區之外,原活動在下江地區的抗聯數個軍大部分犧牲,部分叛變,僅有少量部隊退至蘇聯境內。可以說,下江地區的抗日鬥爭已經接近失敗。

盡管一直想得知三路軍的情況,一直在尋找失散的五軍部隊,但當從敵人口中得知了自己想知道一切的總指揮,卻因為時局的急劇惡化,一下子變得蒼老了許多。

對於總指揮的臉色變化,已經看過審訊記錄的楊震自然心知肚明。但事情已至此,在與七軍無法取得直接聯係的情況之下,對於七軍麵臨的困境,楊震也是鞭長莫及。對於三路軍麵臨的困境,他更加無能為力。

沉思良久,楊震抬起頭對著一下子蒼老了十幾歲的總指揮道:“總指揮,是該下定決心了。”

楊震說的下定決心是什麼,與他有過長談的總指揮自然心知肚明。隻是這個決心對於總指揮來說,真的很難下。

猶豫了良久,總指揮還是斷然搖了搖頭道:“他們撤過江去,整個下江地區你們就真的成為了孤家寡人了。孤木難支啊。他們留下下江地區,雖然實力大減,但對你們還是一個支援。至少能吸引日偽軍的部分注意力。”

說到這裏,總指揮抬起頭,期盼的看著楊震道:“小楊,這是我第一次這麼稱呼你。我知道你鬼點子多,今兒我不是以總指揮的名義,我隻是以一個抗聯普通老戰士的身份問問你,對於七軍的困境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對於總指揮的渴望,盡管不忍心,楊震最終還是搖了搖頭道:“總指揮,你說的那些道理我明白,我更知道七軍撤走之後,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什麼?”

“但總指揮,我們現在真的是鞭長莫及,無能為力。若是七軍能再堅持半年,形勢也許還能有改觀。但現在時間不等人,七軍的處境不等人。在堅持下去,不用日偽軍圍剿,就是凍餓,也將七軍凍垮了。”

“我們出擊就算能夠吸引部分日偽軍,但我們的實力畢竟有限。就是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子?北滿地區十餘萬日偽軍,我們又能吸引過來多少?況且,日軍到目前還在不斷的增兵中。”

說到這裏,楊震看著總指揮雖然意料之中,但失望到極點的失落神情,咬咬牙道:“總指揮,您也不要過於失望,我們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我答應你,隻要七軍還能堅持半年,不,隻要三到五個月,我會努力想法子挽回下江地區的抗日局勢的。但是現在我需要的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