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1 / 3)

說到這裏,楊震看了看自己麵前的郭炳勳與李明瑞二人聽罷自己話後的表情,沉默一下道:“無論我們的障眼法能不能迷惑日偽軍,我們現在最重要的都是抓緊時間訓練部隊,為將來可能要麵對的更加險惡的環境做好準備。”

“老百姓常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個道理放在軍事上也是一樣的。隻要手中有了一支軍事過硬、政治合格的部隊,我們在戰場上的底氣也就足了。”

“無論小鬼子調集多少兵力圍剿我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在進山的時候,為了防止我們突圍或是轉移到其他地方,必須要保留大量的兵力維持封鎖線。鬼子是要消滅我們,而不是要將我們趕走,所以他在進剿的同時,他的封鎖線是絕對不會撤的。”

“而我們這裏受地形限製,太多的兵力根本就無法施展開。日軍隻要進山清剿,就必定要分兵,而且他的每一路兵力都不會太多。因為在這方圓上百裏無人煙的原始森林中,麵臨補給問題的不單單是我們,對於日偽軍也是一樣。”

“而我們的部隊又不像抗聯那般以建製為單位分散活動,所有兵力都蝟集在一起。這樣雖然有被日偽軍全部合圍,甚至吃掉在這裏的風險,但卻也使得我們的兵力相對雄厚了許多。我們現在手頭的兵力按照關內部隊雖隻有一個團的建製,但在這東北卻相當於抗聯一個軍,甚至兩個軍的兵力之和。鬼子若是還是按照他們對付抗聯的老辦法來針對我們,那麼吃虧的就不見得是誰了。”

“我所說的以靜製動,就是要等日偽軍出動之後,無論他們出動幾路兵力,而我們都以不變應萬變,集中優勢兵力先殲敵一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隻要我們能打垮一路日偽軍,那麼整盤棋都活了。”

說到這裏,楊震對著郭炳勳道:“老郭,你這兩天辛苦一些,拿出幾種應變的方案來,並多製定幾種作戰方案,研究一下戰時的兵力部署。尤其琢磨一下那些部隊在作戰的時候可以設伏,那些可以阻援,我們在現有的兵力之下,可以抽調多少兵力做預備隊。還有這周邊的地形,你帶著各級幹部在仔細的看一遍,再熟悉一下。另外,找一些山中獵戶出身的戰士多了解一下這山區冬季的氣候變化。”

“我們雖都在東北生活過,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城市中生活,山區的氣候變化,對於我們來說都還很陌生。而作為一個指揮員,不僅僅要能快速準確的把握戰場上的態勢,對即將成為戰場地區的地形,氣候、水源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有的時候,氣候可以成為我們的一個得力的助手。”

叮囑完郭炳勳,楊震又對李明瑞道:“你們今天好好休息一晚,明兒一早就出發,接應黃大力與董平。一路上要多加小心,如果遇到異常,立即與總部溝通。”

“在於黃大力與董平會和之後,無論鬼子上沒有上鉤,你們都要抓緊時間撤回來。休整之後,立即改為擔任部隊的警戒任務。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之下,部隊的警戒線要放的很遠。我們眼下根本就抽調不出太多的兵力。另外,對山外的敵情偵察也需要你們來進行。”

說罷,楊震對郭炳勳笑了笑道:“不過對於他們三個人的能力,還是應該信任的。明瑞行走江湖多年,無論是看人的眼光、警惕性還是身手都是一流的。”

“黃大力是老偵察員出身,又是部隊中唯一一個經曆過長征出身的老偵察兵。雖略微有些毛躁,但實戰經驗極為豐富,一手槍法玩的便是我也略遜一籌。不過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文化,看不懂地圖。”

“而董平遊擊戰經驗豐富,政治上也很有一套,為人又是極為沉穩,能把住關的。他們三個隻要配合好了,應該不會出什麼大的問題。”

對於楊震對李明瑞三人的評價,郭炳勳認為還是比較恰當的。對於楊震以靜製動的想法,郭炳勳也很讚同。作為一名參謀出身的軍官,他對眼下部隊的戰鬥力還是很了解的,知道至少眼下部隊還沒有主動出擊的實力。

前次主動出擊暴露的問題太多,繼續解決,另外新兵不少也需要訓練。而再次進山這些天來,部隊尤其是那些後補充的新兵也隻完成了隊列、槍械的使用以及最基本戰術訓練。也隻能保證部隊在長途奔襲的時候,不跑散。知道怎麼在戰場上隱蔽自己,不把自己主動送到對手的槍口下麵。

那些所謂打過仗的老兵也是各方麵的還有些欠缺,尤其是步炮協同,甚至步機協同都還需要加強。而那些新兵甚至連實彈射擊訓練還沒有開展。這樣的部隊拉出去,麵對日軍,不是戰鬥,那是屠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