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3 / 3)

對於總指揮要以自己部隊為基礎重建四軍的想法,楊震搖搖頭:“總指揮,我們現在手頭上不過即便加上您帶過來五師餘部不過一千三百多人,按照在關內八路軍的建製也不過一個團的建製。”

“無論如何也達不到一個軍的編製與兵力。軍的番號是不是有些太大了?這樣,我們先編成二路軍直屬的一個獨立團或是編成一個旅。至於軍的番號,等今後部隊擴大了再說。”

聽到楊震拒絕了軍的番號,而隻要一個團或者旅的建製,總指揮略微顯得有些意外。總指揮打量著楊震,想要從他臉上的表情看出些什麼來。

對於總指揮表現出的意外,楊震笑了笑道:“總指揮,我看不單單是我們不需要大的編製,就是二路軍整個也要縮編,撤銷軍、師一級建製。除了保留一直精幹的主力武裝用作外線作戰外,其餘部隊全部地方化。”

“我看可以采取關內八路軍進軍敵後的辦法。將整個東滿地區劃分為幾個軍分區。將撤銷軍級建製的部隊改為分區武裝,就地堅持鬥爭。專門從事針對對我們威脅最大的偽滿地方武裝以及各種警察武裝。肅清我遊擊根據地內的敵偽武裝。打擊日偽開拓團以及集團部落。最重要的是建立地方政權,發動群眾,擴大我們的部隊。”

“而野戰軍專門采取外線作戰,打擊日偽軍主力。這樣內外線可以相互策應,協調作戰。即避免了目前抗聯這種內外線作戰部隊不分,主力一旦外線作戰,便內部空虛。留守兵力過少,即無法與圍剿的日偽軍單獨作戰,隻能被動挨打。更無法與外線作戰部隊起到配合作戰的問題。又可以打擊日偽地方武裝,保衛我們的遊擊根據地。”

“總指揮,不是小子心比天高,看不上抗聯的編製。但總指揮考慮過沒有。一個幾十人的團,百餘人的師究竟有多少戰鬥力?一場戰鬥集中了幾個師的兵力,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加一起卻總共隻有幾百人。”

“這點部隊,在八路軍中連一個架子部隊都算不上。這樣的部隊,雖看起來聲勢浩大,但中間真實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少?就算按照關內的辦法,按照鬼子一個中隊,我們需要集中至少兩個營的兵力對付。這還是占據有利地形的情況之下。沒有辦法,我們的武器裝備與單兵戰鬥素質與鬼子相差太多。要想吃掉鬼子,就得集中至少三倍以上的兵力。”

“關內八路軍一個營的兵力在三百人左右左右。那麼按照抗聯的編製我們要消滅鬼子一個中隊,我們需要集中幾個師甚至軍的兵力?而這幾個軍的軍長誰又能保證他們一條心的執行命令?這幾個軍在戰鬥之中又能如何配合默契?總指揮,部隊的戰鬥力體現不在編製的大小上。”

楊震的這番話對總指揮明顯震動很大。作為曾經手握四個建製軍,但總兵力加一起也沒有超過關內八路軍一個旅多的總指揮來說,他見過太多次戰鬥的失利是因為各軍配合生疏,甚至有些收編來的武裝暗中相互拆台而造成的。尤其是在逆境中,甚至很多的時候,部隊一旦分散開,再集中就很難了。

看著陷入沉思的總指揮,楊震知道自己今天說的這些足夠這位總指揮消化一陣子,便沒有再繼續的說下去。楊震笑了笑道:“當然,總指揮,我的這些想法不過是一些單方麵的想法。畢竟我到滿洲的時間還不長,又一直與外界接觸不多。對局勢了解的不是很詳細。”

“我的這些想法在關內起了很多的作用,但是適不適合這裏,我也不敢肯定。我們隻是在探討,所以對於我的這些想法,總指揮不見得非要采納。因地製宜,才是我們最正確的辦法。”

說罷,楊震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轉過頭對李延平道:“政委,天不早了。總指揮這些天連續轉戰,肯定很疲勞。這樣,我和參謀長還有老彭今晚就在作戰室睡。今兒晚上你就陪總指揮好好休息,你們也敘敘別情。”

待李延平點頭後,楊震又喊過來小虎子道:“去我那,去把上次在老黑頂子休整的時候打到的那張虎皮給總指揮鋪上。還有咱們手中不是還有幾套新行李沒有用嗎,你去挑選一套最好的也給總指揮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