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2 / 3)

“不,東北的百姓絕對不會就這麼甘心當亡國奴的。是沒有人能夠帶給他們希望,沒有人能讓他們看到希望,才讓他們徹底的喪失了信心。”

“東北軍不戰放棄東北,撤進了關內。曾經看起來很強大的抗日義勇軍輝煌不過幾年,也相繼失敗了。抗聯的部隊聚了又散、散了又聚,除了開始的幾年,始終無法真正的做大、做強。”

“雖然消滅、牽製了大量的日偽軍,但因實力所限,大多數時間始終被阻擋在深山老林之中,終究沒有能改變大局。正是沒有人能給東北民眾希望,才使得東北民眾喪失了戰鬥下去的精神。”

楊震不相信東北民眾就願意在日寇的鐵蹄之下,甘願做順民。若是東北漢子真的那麼沒有血性的話,十年之後橫掃了大半個中國,被人稱為東北虎的四野又是哪裏來的?沒有血性的話,以東北漢子為主的抗聯又如何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中堅持戰鬥了整整十四年?

“不,隻要給東北民眾心中以希望,他們會重新樹立起堅定的信心的。上天既然讓我來到這裏,我就一定要用盡全力去改變這個曆史。給東北這三千萬同胞以希望,讓東北這三千萬父老鄉親,擺脫任人奴役的命運。”

看著楊震突然的失神,郭邴勳與彭定傑沒有打攪他,隻是靜靜的站在一邊看著他。他們不知道此刻楊震心中在想著什麼,但他們知道眼前這個之前表現的近乎於神一樣的人,一定是在做一個最艱難的選擇。

楊震的失神並未持續多久,就在二人準備上前喚醒他的時候,楊震的眼神卻突然散發出一絲他們從未見過的堅毅光芒。

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的郭邴勳與彭定傑二人,楊震語氣堅定道:“我不管形勢多麼的惡劣,局麵多麼的嚴峻。我隻知道我們來了,這裏就不會再成為鬼子的太平地。”

“我們不僅僅要在這裏生存下去,更要發展壯大。我們不僅要消滅、牽製住東北的日軍,配合關內戰場的作戰。我們更要給東北這三千萬骨肉同胞以希望,讓他們看到我們能最終戰勝鬼子的希望。”

“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在這場決定兩個民族命運的生死決戰中,隻有我們中華民族才會是,也必將是最終的勝利者。”

楊震臉上突然顯露出自信的神采,卻不知為何讓郭邴勳與彭定傑也同時突然生出了一股子莫名的自信來。楊震口中說的不是我,而是我們。正是這個我們給他們帶來的無限的自信。

楊震的話音落下之後,郭邴勳與彭定傑並未接下他的話,而是走到他身邊與他並肩站立望著已經不遠的群山。在他們身後,聽到楊震的那番話的所有兄弟也靜靜走到他們的身後,肅立望著看向麵向東方的這三個無形中已經成了帶頭人的三人。隻是這片刻的寧靜並未能持續太長時間,便被偵察回來的黃大力給被打破。

看著有些興奮的黃大力,楊震無奈的搖了搖頭,有些想不明白這個總是克製不住自己,性格還有些大大咧咧的家夥,是怎麼幹偵察兵這種細致活的?還混到成偵察排長。

這次不知道從那弄了一身叫花子衣服的黃大力見到楊震三人都在,便連忙道:“楊連長,您讓我出去偵察敵情,為大夥開路。可我想,兄弟們這一天水米沒有打牙了,這又是行軍,又是打仗的,兄弟們肯定現在都餓的有些受不了了。”

“我這一路上一邊偵察敵情一邊就琢磨,偵察敵情是重要,可也得給兄弟們弄點吃的不是?這也算是摟草打兔子吧。我知道咱們的口音跟這裏對不上,便一路裝成要飯的啞巴。想看看在什麼地方能給兄弟們弄些吃食,至少給兄弟們補充一下體力。”

“我進山之後一路向東想尋一個大一些的村莊,以給兄弟們弄些給養,直到走到一個叫做五道嶺的地方。聽周圍的老百姓說,那裏有一個鬼子開的礦山。我想那裏既然有人煙,還是一個礦山,就肯定能弄到糧食。”

“等我到那才發現,那裏居然再擺流水席。我又不能說話,轉悠了好大一會才聽到兩個前來拜喜的人說,那裏礦山上的一個叫做藤田的什麼日本人的一個理事今兒過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