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長笑一聲,道:「不錯,忠孝二字,最是令人費解。常讓人不理是非,不問青紅皂白。仿佛隻要遵循了忠孝二字,自己就可以放心地名流後世。」
師父忽然神目如電地盯住李靖,道:「李靖,記住,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隻問義之所在,什麼忠孝禮法,什麼三綱五常,在亂世之中都是連篇蠢話。」
李靖崇拜地看著師父臨風而立的身形,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哈哈哈!」師父仰天長笑,道,「大丈夫生逢亂世,應該撥亂反正,蕩平世間煙塵,此乃最展風流的大好良機。李靖,你可願意隨我習練為亂世而生的功夫,為天下蒼生拚一個太平人間。那千千萬萬老百姓的熱血,已經流得太多。」
李靖渾身熱血沸騰,單膝跪地,熱切地說:「徒兒願意追隨師父,削平天下,造福蒼生。」
師父深深地看著他,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歎道:「孩子,削平天下的路,你要一個人走。為師隻能教你三年的功夫。三年以後,你學藝有成,下山去找一個叫宋烈的人。那是你的師兄,他會給你一切最需要的幫助。」
迎著師父炙烈的目光,李靖暗暗下了成為絕代名將的決心,一生不悔。
和師父在在廬山上學藝的三年,是李靖一生中最開心快樂的時光,也是他一生中對未來最憧憬的光輝歲月。自從出山之後,幾十年戎馬生涯,無數令自己名揚天下的著名戰役,金馬玉堂的顯赫生活,仍然無法淡化回憶裏廬山煙雨之中隨師父習武練劍的快樂日子。
他一生中最大的期望,就是一身戎裝,站在師父的麵前,一臉歡喜地對師父說:「徒兒已經削平天下啦!」一定要像小孩子一樣對師父這麼說,哪怕再也找不到少年時代的那種情懷。他希望師父能夠像剛剛收他為徒的時候一樣輕輕拍著他的肩膀,對他點點頭,以此作為讚許。那是一種即使將世間所有詞藻華麗的讚揚都擺在眼前,放在耳邊都無法取代的一種榮譽。
看著玉濱客棧的迎客幡,李靖感到了一種馬上就要回家了的感覺。
「元帥,我去打探一番。」諸葛常恭聲道。
「不,我親自去。」李靖飛身下馬,快步走進客棧。
客棧掌櫃連忙迎了上來,滿臉堆笑地說:「客官,可是要投棧。」
「不,找人!」李靖急切地問,「可有一個彭姓客官來過?」
客棧掌櫃恍然大悟,道:「客官,你也來找彭無望公子?」
李靖一愣,道:「很多人找他麼?」
「嗨,」客棧掌櫃歎了口氣,道,「當初真看不出彭公子是個這麼了不起的英雄好漢。洞庭湖一帶所有的漁家這些天成群結隊地到這裏來找他,說要感謝他的大恩大德,送來的禮物堆滿了整個跨院,連柴房都放滿了。可是那個彭公子硬是不要。」
「他在哪裏,我不是來報恩的,隻是問他一些事情。」李靖熱切地說。
「真是對不住,客官,」客棧掌櫃歎道,「彭公子為了躲避洞庭湖漁家的拜訪,已經走了,和他一起走的還有很多漢子和一對父女。這些人換了裝束,改扮成普通客商的樣子連夜走了,也不知去了哪裏。我也沒法挽留。」
李靖滿心的期望頓時化為一片泡影,他怔怔地站在客棧當中,半晌說不出話來,腦中一片亂麻。
「客官,客官。」掌櫃詫異的聲音悠悠傳來。
李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回過神來,道:「他有什麼話留下?」
掌櫃想了想,說:「他讓我告訴洞庭湖的漁家不要建什麼往生祠。」
李靖茫然點了點頭,道:「往生祠是麼?」
當李靖走出客棧的時候,他隻對手下們說了一句話:「跟我去找彭無望的往生祠。」
在李靖的心中,能夠看到師弟的往生祠,就仿佛看到了師父。因為齊笑雲的弟子,應該有他的三分氣質:那就是天下少見的英雄好漢的風範。
注:人道是,富貴不還鄉,猶衣錦夜行。李靖此時雖風光無限,但是未見齊笑雲的麵,總不算衣錦還鄉。所以此章題目為衣錦夜行,以喻李將軍平生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