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武林中,論劍道中的極至劍罡,劍氣,以越女宮推為第一,論劍法變化,天山劍派當仁不讓,論拳腳腰馬功夫,則首推少林。所以有劍出天山,拳出少林,罡出黟山的口諺。
天下第一錄的作者方百通每每談到天下第一派時,往往猶豫不決,從來不下斷語。實在是因為,黟山越女宮,嵩山少林寺和天山劍派頂尖高手層出不窮,從來沒有分出過高下。但是,正是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天下第一的盛名何等威風,即使武林中的絕代高手,遊戲人間的世外高人也無法等閑視之。
就在彭無望勇闖洛陽的前一天,嵩山少林寺的大雄寶殿之內被放入了一封戰書。大雄寶殿乃是少林寺的正殿,殿中如來佛相高達十丈開外,金碧輝煌,寶相莊嚴。少林寺弟子對於大雄寶殿敬重有加,每天早晨,午後和黃昏時分,都有專職的弟子負責打掃,清洗佛像。每日在寺內巡邏的武僧更是將大雄寶殿視為巡查的重點,早中午各有三班一流好手在此巡視。但是,這封戰書卻是在正午十分,雜役弟子剛剛清潔完佛像,而巡寺的武僧正在大雄寶殿集結的時候,宛如從地底下鑽出來一般被放在了如來佛像的手掌之上。然則留書之人輕功之佳,實令人匪夷所思。
戰書被巡寺的武僧首領在最快的時間裏送到當今少林寺的主持方丈無塵大師的手中。戰書乃是黟山越女宮的宮主仙羽一劍左念秋的親筆所書。上麵寫著:
無塵大師安好,自江左一別,匆匆三十年,光陰似水,滑指而過,實令人悵然若失。回想當年,嵩山之巔,拳劍論交,酣暢淋漓,令本宮神思牽絆,未敢一日或忘。當日之天下第一之爭,平局收場,未分勝負,實為憾事。近年來聽聞渡遠大師羽化仙遊而去,未有機緣再次領教大師曠世難逢的絕代武功,令人深有滄海遺恨之慨。
今膝前有一小徒,盡獲本宮真傳,隱隱有青出於藍之勢,特命其攜本宮昔年所配之天痕劍,來會少林寺諸位前輩高手。
此戰若越女宮僥幸勝出,則天下第一派之名終有歸屬,解去多年深懸武林同道心中之惑,豈不快哉。
少林方丈無塵禪師知道事關重大,立刻傳令知客僧去請來,羅漢堂,達摩院,般若堂,戒律院,菩提院和藏經閣的諸位主事一起商議對策。
無塵大師待諸位主事都看過這封戰書之後,緩緩說道:「各位師弟,老衲主持本寺未到五年,便遇上這天大的難題,不敢擅作主張,所以請來諸位商議一下。」
主持羅漢堂的無畏僧首先開口:「師兄,越女宮自恃祖傳劍法神功,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裏。這次竟然還欺上門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若然那個什麼小徒真敢闖上山來,就讓我先出馬,看看她是否真的是三頭六臂。」
無畏僧乃是當年十三棍僧中的一位,本來在寺中職位低微,但是勤奮好學,武功進步神速。王世充剿滅少林寺一役之中,他以一柄戒刀連殺王世充麾下七員大將,帶領十數名少林子弟殺退了過千的鄭軍,護寺有功,被破格提升為羅漢堂主事,專司護院之責。此僧雖然已經剃度,但是仍然性如烈火,豪言快語,一派江湖豪傑的風範。
主持戒律院的無念禪師一擺手,道:「無畏師弟,稍安誤躁,你如此性急,難保不犯嗔戒。我們少林寺乃是守禮之地,若然越女宮想要闖山,我們也要先和她們講明道理,然後在動武不遲。此乃先禮後兵之道。」無念大師執掌戒律院,鐵麵無私,執法極嚴,連無畏僧見了他都肅然起敬,不敢有絲毫放肆。這時見他言之有理,連忙說:「無念師兄所言甚是。」
達摩院主事無痕大師思索了半天,搖了搖頭。無塵大師見狀問道:「無痕師弟,莫非你有話要說。」
「唉,」無痕大師歎道,「師兄,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對於這個越女宮宮主口中的小徒的來曆武功一無所知,我們達摩院實在難以因材施教,調教出能夠對付她的弟子。」無痕大師所司的達摩院專門負責傳授門下弟子少林武功,所以他一看到戰書分外緊張,因為如果少林寺找不出能夠敵得過越女宮門人的弟子,可以說他首當其衝,難辭其咎。
「哈哈,」般若院的主事無憂大師笑了起來,「無痕師兄不必過慮。想那越女宮弟子不日便到,你哪有可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訓練出可以克製她的弟子?而且越女宮宮主在信中已經言明會戰少林寺諸位前輩高手,所以你大可不必擔心她會選上達摩院的第三代弟子。」般若院專司搜集江湖之上各門各派的武功家數,然後編輯成冊,以供少林弟子參詳比較,或是創製新招。少林寺七十二項絕藝中就有相當多的武功乃是來自般若院,無憂大師常常涉足江湖,收集武林中的新鮮招式,見多識廣,所以比無痕禪師多懂一些人情世故。
無痕大師長出了一口氣,道:「如此我就放心了。既然她是衝著我們來的,就讓我們這幾把老骨頭去挨挨越女宮的神劍好了。」
眾位老僧都笑了起來。
「阿彌陀佛,」菩提院的主事無量禪師忽然道,「方丈師兄,達摩祖師所創少林寺所為何事?弘揚佛法,鑽研禪理,普渡蒼生才是本寺正道。武功比試,江湖虛名不過是雞蟲爭鳴的小事,實不足以介懷。方丈師兄何不將此事擱下,不作理會。所謂萬事皆有前因,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環,應當隨緣麵對。」
無量禪師乃是十三棍僧之首,武功蓋世,禪功精湛,主持菩提院,專研禪機佛理,對於江湖中的風雲變化完全不感興趣。
「阿彌陀佛,無量師兄金玉良言,貧僧深以為然。」一直沒有說話的藏經閣主事無休禪師開口道,「老衲執掌藏經閣多年,本寺僧眾入閣之後,多去鑽研七十二項絕藝,勇猛精進,廢寢忘食。而對於金剛經,法華經,阿含經和迦楞經卻碰也不碰。這些禪經佛理積塵日深,無人理會。而七十二絕技的手抄本卻被翻得封頁橫飛,破爛不堪,實在是本末倒置,不知所謂。」
無畏僧看了無痕大師一眼,無痕大師瞟了臉色微紅的無憂大師一眼,三個人臉上同時露出慚愧之色,垂下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