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戶外活動、休息或經過蛇類棲息的草叢、石縫、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較陰暗潮濕潮濕處時,如果不慎被蛇咬傷,不要嚇得不知所措。首先應判斷是否為毒蛇咬傷。
通常觀察傷口上有兩個較大和較深的牙痕,才可判斷為毒蛇咬傷。若無牙痕,並在20分鍾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症狀,則為無毒蛇咬傷。隻需要對傷口清洗、止血、包紮。若有條件再送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
被毒蛇咬傷的主要症狀為:如是出血性蛇毒:傷口灼痛、局部腫脹並擴散,傷口周圍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漿狀血由傷口滲出,皮膚或者、皮下組織壞死、發燒、惡心、嘔吐、七竅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壓降低,瞳孔縮小、抽筋等。被咬後6~48小時內可能導致傷者死亡。如是神經性蛇毒:傷口疼痛、局部腫脹,嗜睡,運動失調,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局部無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惡心、嘔吐、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傷者可能在8~72小時內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傷後10~20分鍾後,其症狀才回逐漸呈現。被咬傷後,爭取時間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靠近心髒上端5~10分鍾紮緊,緩解毒素擴散。但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10分鍾左右,放鬆2~3分鍾。應用冷水反複衝洗傷口表麵的蛇毒。
然後以牙痕為中心,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傷口的皮膚切成十字形。再用兩手用力擠壓,拔火罐,或在傷口上覆蓋4~5層紗布,用嘴隔紗布用力吸吮(口內不能有傷口),盡量將傷口內的毒液吸出。
“腰帶蛇”可怕嗎?
最近,薑女士的腰間出現一些紅斑。她聽說如果這樣的紅斑繞腰間一圈,人就會死亡。她嚇得趕忙到醫院檢查。經醫生確認,薑女士的紅斑隻是衣物對皮膚造成的過敏現象。而薑女士聽說的則是溫州當地俗稱的“腰帶蛇”,即腰上皮膚出現紅斑,並伴有針刺的疼痛感。據說這種紅斑繞腰間一圈後,患者就會死亡。
究竟這種紅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真的會像傳言那般可怕嗎?
醫生介紹,“腰帶蛇”其實就是帶狀皰疹,也是門診中較常見的一種病,常在人體抵抗力下降後發病,老人和工作疲勞、生活緊張的人群比較易發。這種帶狀皰疹一般隻發在單側,不會纏繞整個腰間,常出現在肋肩神經(一般分布肋骨附近)和三叉神經(一般分布在頭麵部)區域附近。病毒性皰疹患者通常會出現單側疼痛、針刺感、皮膚灼燒感、陣發性神經疼痛等症狀。由於發病頭幾天隻感覺疼痛,無其它症狀,很容易引起誤診。不過隨著醫生經驗的積累,內科醫生遇到此類患者,會要求病人去皮膚科就診。如果真的因為出現皰疹而死亡的人,其死亡原因應該是原發性疾病即原有的基礎病引起的。
“腰帶蛇”的治療有很多傳統方法,比如外敷草藥等。季禾子醫生強調,現在中藥外敷,隻是將表麵的症狀隱去,還是會留下後遺痛的,隻能治標並不能治本。而西藥可以對症下藥,會減輕神經損害,縮短病症疼痛時間,且見效快,後遺痛少。
最近門診帶狀皰疹患者增多,醫生提醒患者要注意早期治療。帶狀皰疹發病初期,患者一般先有輕度發熱、疲倦乏力、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症狀,然後出現單側局部紅斑、輕癢或灼傷感或灼痛等,也有無症狀即發者。一般發病三天內就診,進行抗病毒、對症抗炎、鎮痛治療,容易痊愈,且神經疼痛的後遺症發生的機會也很少。因發病的年齡和抵抗力的不同,一般10~15天可治愈,不會傳染,並終身免疫。因此及早發現並治療該病非常重要,若早期治療不當,可能留下頑固難治的神經疼痛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