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具大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曾經被許多職場中人奉為至理名言一再實踐。但社會再度展現了它進步的魅力,不知幾時起又悄悄流行起了“好馬要吃回頭草”的現象……
有具大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曾經被許多職場中人奉為至理名言一再實踐。但社會再度展現了它進步的魅力,不知幾時起又悄悄流行起了“好馬要吃回頭草”的現象……
在職場裏,許多企業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對於離開的員工不再錄用;對於打算離開的員工不再重用。而員工中間也流行著這樣一句職場金句,叫作“好馬不吃回頭草”。
其實,這一職場“潛規則”已經悄悄發生改變:一些曾經離開的好馬重新回到老東家;一些大企業也欣然接納這些吃回頭草的好馬。
這一切變化又是為什麼呢?
職場新知之1:什麼是好馬
資深HR說:“當然,首先這得是一匹‘好馬’!這是前提。”換句話說,是好馬才有回頭的資本,不是好馬,回頭也沒人要。這就是當今職場的優勝劣汰生存法則。那麼,如何判斷一名員工是不是好馬呢?
獵頭公司給號碼的定義是:經驗、技能、品德三方麵都很好,才稱得上是好馬;隻有經驗和技能好,但品德不好,就不算是好馬。舉例說,比如一個人業績很好,光看業績還不行,還要看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手段取得這樣的業績,如果是用不正當的方式和手段達到的,就不能算是好馬,隻有個人品德符合企業道德規範標準的才可以。再比如,員工離開以後,有沒有向新東家透露老東家的商業秘密和信息,並以此來達到個人的成績。
專家解釋說,一言以蔽之,衡量吃回頭草的是不是“好馬”,最關鍵的是他為什麼回來。如果他是經過在外麵的比較,對原企業的文化、願景、戰略更加認可了,那麼他回來就是好事,這樣的好馬企業就應該要;如果他是在外麵混不下去了,對原企業的認同感並沒有提升,那他回來就未必是好事。
職場新知之2:好馬回頭有哪些優勢
企業願意接收回頭的好馬,無疑是因為他們具有優勢。朱安瑛表示,首先,回頭馬對公司比較熟悉,磨合期比從外麵新招進來的人短很多。在很多招聘廣告中都會看到這樣的要求:“有相關行業經驗,熟悉企業文化。”對於回頭的好馬來說,這些條件是再符合不過了。
回頭馬在企業中有過直接工作經驗,無論是對企業的大環境,包括宏觀政策、市場定位、發展方向、組織架構,還是企業的小環境,包括人脈、製度、文化,都是了然於胸,這樣,他就能夠很快融入企業文化並承擔起自己的工作。而對於一個完全陌生的新人,這需要花很多功夫去磨合。
企業也了解回頭馬
在采訪中,一些HR經理反映,隻是通過招聘,有些東西是無法通過簡曆、筆試、麵試了解的,特別是現在有很多麵試培訓,應聘者在麵試中表現很好,可是到了實際的工作崗位,就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所以這時,重新聘用熟悉的老員工風險就小很多。
此外,好馬去別的公司充了電,又回來幫自己,對公司也是一件好事。
一些HR經理表示,好馬出去後,往往都能在見識、知識、視野、思維等各方麵提升自己,他們在外麵有所成長,再回來為企業所用,對企業來說也蠻好的。所以通常HR會考慮得長遠一些,和離開的優秀雇員保持良好的關係,把這個後路鋪好。
職場新知之3:企業如何挑選回頭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