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畫舔了舔發幹的嘴唇,慢慢道:“蒙古人站在城外嚷著,叫送鳳女……王妃出去。說已稟明了我皇,要與我皇家做親,要王妃嫁給……嫁給納蘭可汗,他們即刻退兵,還可以歸還燕雲五郡。”
九兒忍著心慌,揮揮手叫知畫下去。自己頹然跌坐在椅中。
好陰毒的反間計!不管自己是逃是嫁,楊煜必將成為千夫所指。難道自己苦等了千年,就是為了等來這樣一個結局?這個納蘭實在是欺人太甚!
九兒僵硬地坐在椅子上良久。一直靈活的頭腦此時也已經僵成了一塊木頭,不知該如何應對。既然消息連紫雲都已是傳的沸沸揚揚,那京城之中,邊地各處肯定已是婦孺皆知了。
蒙古人天性豪放,素有父妻子繼的傳統。女人是財產,是物件,唯獨不是親人。
九兒前世就曾看過成吉思汗的傳記,他犒賞勇士的手段之一就是用自己喜愛的姬妾送人。
而就在天朝的戰國時就有著名的“滅燭絕纓”的典故,那楚莊王最後還不是把自己寵愛的許姬賜給了調戲她的大臣。連皇帝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大臣。
即便此次她誓死不嫁,楊煜也頂住了壓力。可此後任何一個人的死傷就都會算在他們兩人的頭上。這個陰毒的蒙古人!這個坑爹的沒有人權的時代!
更何況,如果皇帝有意要保護他們的話,就會義正言辭的當庭拒絕這樣無理的要求,那樣還會被看作是因為氣節和上邦威嚴而不齒此等荒唐行徑。那樣的話,自有衛道士口誅筆伐。就算是有反對之聲,也能給前方征戰的楊煜一顆定心丸吃。
可是懦弱糊塗的天啟帝卻不智地選擇拖而不決,任其流言四起,以至於弄到如今連邊地都婦孺皆知而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九兒直等聽到識海裏傳來楊煜擔憂的呼叫聲,才回過了神來,慌忙閃身進了空間。竟是忘記了自己此刻已是淚流滿麵。
楊煜眼見九兒驚慌失措的模樣,心疼的一把將女子摟在了懷中,輕輕地吻去她麵上的淚珠。二人緊緊相擁良久不語。
過了許久,楊煜沉聲道:“丫頭,後悔嗎?原本你隻是想要過平淡的生活,卻跟著我經曆了這麼多。”
九兒抬起頭,小手撫上男人緊蹙的眉頭,“不!絕不後悔!娘說了,我等你用了一千年,今後我們還要在一起一千年。隻要我們在一起,我便沒什麼可怕的!”
楊煜深深的吻住了女子花瓣般的櫻唇,心裏暗自發誓,為了九兒,他如今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當夜,楊煜和風雨雷三人一起謀劃了一宿。次日三人便悄悄離了紫雲。幾日之後,京城之中,便掀起了一道軒然大波。
以明王楊宏騫為首的近一半的朝臣上書力諫,痛陳利弊,請天啟帝驅逐使臣,莫中奸人詭計。又言道手中已有十數位收受敵軍重賄的官員名單,一經查實,定上報陛下,請求嚴懲雲雲。
明王在殿上痛陳利弊,言道以皇族的王妃換取短暫和平的行徑,且不說是不是可靠。那聯軍損兵折將,且所聯合之部族除蒙古外,契丹,大夏,柔然,烏孫都有參與,豈會隻因為一個女子就甘心退敵。明明就是令天啟君臣離心的離間之計。
再者,就算是聯軍因此事退了兵,那天啟的威嚴何在?!天啟的皇權又何在?!泱泱大國,竟然要靠著送女人退敵,這顏麵何存?!
天啟帝本已經十分後悔自己早前拖拖拉拉的態度以至於事態惡化,苦於朝臣畏戰,又嫉賢妒能,更加上幾個皇子的奪嫡之爭,導致的結黨營私,貪腐嚴重,竟無一人敢跳出來想個萬全之策為他解圍。
他也不傻,早想清楚了這裏邊肯定有問題。現在好不容易自己的小兒子竟跳了出來,還說的如此慷慨激昂,有理有據,自己本就心悅於他,此時更是對其讚賞不已。
隻是,令他奇怪的是那些平時恨不得立時就將安王世子妃早早送走的官員們,竟也都齊刷刷改了口徑,皆一臉義憤的要求一致對外,齊心抗敵。
這楊戩雖知事有蹊蹺,但如今事態緊急,他也怕楊煜被逼急了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情。
天啟帝來不及細思便下了命令,既然有了台階,還不趕緊順坡而下。
他即刻命人喚來了使臣,在朝堂之上當庭亂棍打出。又大讚了明王小小年紀機智忠勇,明理決斷,又發聖旨痛斥聯軍的卑鄙行徑,離間君臣感情,並犒賞安王世子,盛讚其忠勇,升其為征西大將軍,並賞賜金銀財帛無數,又令其陣前襲爵,正式晉封為天啟正一品的鎮國尊安王殿下。陳九兒也正式陣前受封晉為正三品尊安王妃。
當吹吹打打的儀仗來到紫雲。太常卿親自率領了一眾的官員來到紫雲主持了安王的受封儀式。邊民皆歡欣鼓舞,陰霾之色一掃而空。等到這一切的亂局結束,時間也已經又過去了兩月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