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鎮驚變(1 / 2)

“噫籲,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李太白這一首“蜀道難”名篇,寫出了蜀道雄奇,逶迤,險峻和崢嶸的雄姿,從五丁開山到六龍回日,從黃鶴難飛到猿猴愁渡,突出了蜀道一個“險”字,真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中之地憑借著蜀道天險,在刀兵四起的風雲亂世中也未被波及,蜀中一帶民風淳樸、憨厚,素來有“亂世桃源”之稱.

蜀道上關隘極多,其中最有名的當數位於中段的劍門.劍門關附近山脈東西橫亙二百餘裏,七十二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霄漢.山勢險要,獨路如門,素有‘劍門天下雄‘之說.

關中有一峽穀,幽深僻靜,被附近鄉民叫作“鬼穀”,常人不敢涉足,據說有厲鬼妖魔之類出沒,附近鄉民時常聽的穀中傳出聲聲淒慘的撕吼,都說是妖怪抓了人來食肉,是以眾人平日上山砍柴、打獵之時都得遠遠繞開此穀.

離穀約幾裏地便有一個小市鎮,叫做¨七十二囤”,這“七十二囤”因離那劍門關附近七十二峰最近,便因此得名.

這一日已是傍晚時分,夕陽的斜光映的整個地麵都燦燦生紅,四處前來趕集的鄉民正提籮挑擔,紛紛歸去.

突然間狂風大作,卷起層層沙石,打在人臉上獵獵生疼.西北角處忽然騰起一大片黑霧,被風一吹便擴散開來,刹時就把整個市集籠罩其中,那霧雖被吹散,卻不見稀薄,反倒愈來愈濃,直至把整個“七十二囤”遮了個嚴嚴實實,此時雖還是傍晚時分,但天色卻比那黑夜還黑.

趕集的鄉民已是伸手不見五指,連一丈以內的事物都看不清楚.一時間喝罵聲、踢翻擔子的雜吵聲、小孩的啼哭聲響成一片,整個市集已是亂烘烘的一團,張三撞翻了李四的擔子,王五踢倒了趙六的籮筐,更有幾個平時遊手好閑的潑皮無賴趁著紛亂撲進店鋪裏去,大肆搶掠一番.

突然西北角處傳來咚咚咚陣陣悶響,地麵都似是隨著那聲音顫動起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更加猛烈的狂風,那風聲似鬼哭、又似狼嚎,把路旁的幾株兩三人合抱的古槐都連根拔起,蟛的撞在一戶人家的土牆上;轟隆聲中,那麵牆竟然頃刻倒塌.

眾人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喧嘩,一股對於未知的恐懼感伴著那聲響悄然而生,吵架的不再吵了,小孩的嘴巴也被父母捂上,眾人的心都跟著那咚咚的聲音蟛蟛跳動.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穀裏的妖怪來了,大夥快逃命罷!”眾人聽得吃人的妖怪來了,人人大駭.膽小的嚇的兩腿發軟動彈不得,膽大點的幾人扔下手裏的東西拚命往集口跑去.

那幾人剛跑了十幾步,就見唰唰幾道白光閃過,這幾人應聲而倒,趴在地上再無聲息,此時黑霧已漸漸散去,集市中央現出了一個身高丈餘的怪物,那怪物赤著上身,下身披著甲胄,扛著一柄開山大斧.最恐怖的是這怪物竟然沒有頭顱,項上就一截光禿禿的頭頸.

這怪物伸手一招,那幾具屍體應手而來,一道白光閃過,那幾具屍體已成了和它一樣的無頭怪物.

“你們這些土包子若再敢跑,下場就和他們一樣.”這怪物伸手指了指地上的幾具無頭屍體,眾人見的這怪物沒有頭顱竟能說話,心中的恐懼又再加深了幾分.

此時忽有一人大叫出聲:“他...他...他的頭長在肚子上...”

眾人畏畏縮縮齊把目光描向這怪物的肚子,果然;這怪物左右胸上各長了一隻銅鈴大的巨目,胸腹間長了個鼻子,本因是肚臍眼的地方卻長著一張血盆大口.再看剛才出聲那人已是睜大了雙眼,舌頭也嚇直了,隻把那手拚命指著那怪物的肚子,話說完已經口吐白沫委頓在地,原來是被嚇破了苦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