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執著的小孩(2 / 2)

隻是,林山卻完全沒有關注到這一些,因為他很深刻的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所以他才沒有關注到外麵所發生的一切。林山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正在發生什麼情況,所以他才會感到震驚,才會無心關注到外麵。這一種情況,哪怕是林山重生到很多不同人的身上都很少遇到,因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隻有在身體已經習慣了這個動作,連大腦都會為之讓步才有可能發生。而這種情況也被林山稱為“癡狂”。但是,“癡狂”發生在小孩子身上,這也是林山第一次經曆。

第一套拳練得非常快,緊接而來的並不是休息,而是第二套拳的開始,隻是這第一套拳和第二套拳有所不同,林山將控製權完全的交給了身體,因為林山清楚的知道,沒有什麼比身體更清楚這套莽拳的運作,而自己想要變強大,毫無疑問需要莽拳的幫助,現在林山應該做的,就是深入自己的意識,了解這套莽拳是如何運作的,想辦法將它深化,加強,並且將其徹底地融入到自己的能力當中。

但當林山開始深入自己的心神的時候,身體依舊打著莽拳,於是意識也就被帶入了關於莽拳的記憶當中。

在林家村,有一個小孩,他不善言語,但是他活潑好動。而在他第一次接觸到莽拳的時候,便喜歡了這套拳,因為,他僅僅看了一遍就學會了,甚至還被練武師林浩誇為天才,而那時候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高興,在晚上還狠狠的誇獎了自己一番。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小孩便非常認真的練習這一套莽拳,在別的孩子在追逐打鬧的時候,自己在練拳,在別的孩子聊天睡覺的時候,自己依舊是在練拳,小孩幾乎將一切都給奉獻給了這一套莽拳。甚至被其他的小夥伴稱之為“怪童”。

不過小孩並不在意,因為他知道,這套拳能讓父母高興,這套拳能讓自己變強,於是小孩依舊是沒日沒夜的練拳,可以說除了修煉莽息以外,自己其他的剩餘時間便就都是修煉莽拳。而自己的莽拳也越來越快,快到讓小夥伴們和大人們都驚歎。可是也就是在這時候,小孩知道他的極限到了,無論如何練習,他的莽拳都沒有辦法更快,盡管別人不知道,覺得小孩的速度已經夠快了,甚至認為小孩的速度已經超越目前已知的任何一個人。但是小孩還不夠滿足,因為他明白,還遠遠不夠,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套拳法的極限,於是開始焦急,開始煩躁,而在有一天,小孩就下定了決心要去樹林裏超越自己的極限,不超越就不再回來。

記憶到了這裏就到此為止了。林山的內心簡直就難以平複,因為他知道,這個小孩就是他的宿主林山。或許一開始小孩是為了得到誇獎而努力練拳,但是到了後麵,他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小孩是真正的喜歡了這套拳法,他看著小孩練拳的速度慢慢的變快,也看著小孩在風吹雨淋中練著莽拳。

林山平靜的內心竟然產生了一絲觸動,他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或許一開始並不喜歡,但後來卻難以自拔。不由自主的,林山的意識也跟著記憶中的小孩慢慢的練起了莽拳,在這莽拳中,他看到了小孩的執著,漸漸的,莽拳就變了,變得更快了,快的已經超越了小孩的極限了,但是這並不是終點,終點是林山悟了,悟到了莽拳的意境,悟到了小孩的執著而出來的意境。而這時,外麵的卻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

圍著林山的小夥伴們一開始隻是驚異於“怪童”林山的回歸,但是,漸漸的他們的眼神都變了,因為林山的莽拳變了,若說以前是單純的快,可以通過時間的磨練而達到,那麼現在林山的莽拳則是帶著一股意境,一股專屬於林山的莽拳的意境,這就不是時間所能帶給人的了,這是一個人的悟性的體現。於是,小夥伴們看著林山練著莽拳,仿佛自己也有所領悟,一個個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若說看到這種情況最欣慰的要屬誰,那麼一定是練武師林浩。以前的林山隻是一人強,但是通過現在林浩才發現,林山是真心的強,而且是帶著全部的人一起的強,盡管自己已經脫離修煉莽拳的年齡很遠了,卻依舊對此有所感悟,這也恰恰是林山所強大的地方,可見平時林山這小子修煉的莽拳是多麼的有心得才可以悟出屬於林山的專屬的意境啊。但是現在可不是林浩看拳的時候,他必須趕緊去通知鄉村父老們,千萬不要來打擾孩子們,畢竟這種時刻可是千金難買啊。

隻是,連練武師林浩都沒有關注到的一點是,還有一個人,不,準確點來說是一隻猴子,它也在練拳,而且無論是速度,還是意境,都與林山一模一樣。這正正是最詭異的地方。而且,這隻猴子,正是那天和林山一起回村落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