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今日召集各位到來,隻為商議一件事情,那就是遷都!”劉銘看了看下首處的臣子們,鄭重的宣布到。
“主公,遷都那是大漢的事情,若是要更改治所,直說便是。”程昱出列,鄭重的給劉銘糾正語病。
“我們如今雄踞河北三州,再加上草原上是蒙州和遼州,以及西邊的涼州。而範陽身處幽州,有種偏安一隅的感覺,不利於對其他幾州文書的傳送。故而,我打算更換治所!”劉銘點了點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不奇怪,古代交通不便,文書傳遞需要靠人力來運送。
相隔太遠,地方的文書送達必然會拖延過久,有些很緊急的文書,就沒辦法第一時間進行閱讀,並迅速給出批複處理。
大漢的都城是洛陽,扣除沒有開發的雲南地區和嶺南地區,那就是大漢的中心地帶,上下左右抵達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再加上有虎牢關、通關等天然屏障保護,故而才能夠成為大漢的都城。
這個問題,其實臣子們最近也隱隱有過這樣的想法。隻是適合的地方太少,左看右看根本沒有哪裏適合搬遷過去……故而這個問題就算有,也隻能暫時擱置。
“我個人的想法是鄴城,各位不知道又意屬何地?”劉銘見大家都不說話,索性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主公,鄴城那邊現階段而言是不是不太合適?”高順出列諫言。
周圍的臣子紛紛附和,仿佛也認可鄴城,隻是卻不同意遷到那裏。
“我知道各位顧慮什麼,不過是鄴城太靠近前線,很容易出問題罷了。不過我還是喜歡鄴城,城郭足夠大,而且對四周的溝聯也方便,交通也足夠發達。
至於前線的問題,身為一個要辦大事的君王,還有各位這些治國安邦的能臣猛將,我還需要害怕什麼?再則,一個身居前線的都城,才能夠給我一個危機感,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若是一直身處後方,隻怕我幾年下來就沉浸在奢華享受之中了。
我也不是什麼千古聖主,但我就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隻要有我和我的子孫活著的一天,我要永遠都不和親,永遠都不割地,永遠都不納貢,永遠都不屈服於異族!”劉銘看了看他們的臉色,鄭重的對他們宣布到。
他卻不知道,這已經是相當於,在宣布自己必然要奪取大漢天下。
否則,哪裏用得著‘天子守國門’的這種說法?
劉銘的野望,其實大家隱隱也有這樣的感覺,故而沒有太詫異。反正他小人家也是堂堂的大漢宗親,長安那個皇帝也算不上什麼聰穎雄才,就算這天下被劉銘拿下了,也不過又是一個大漢帝國罷了。
故而,就算是非常重視漢室基業的荀彧,都沒有要反對或者反感的意思。
相反,大家多多少少都被劉銘的雄心壯誌感動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這得多大的豪情才說得出來?
鄴城在前線,就算有黃河阻擋,也讓臣子們擔心兗州那些家夥會想辦法度過黃河襲擊鄴城。正因為這樣,鄴城就算不錯,他們也不敢選那裏。
如今既然劉銘有這個決心,而且還隱隱關係到他們的能力問題。
那麼,就遷都吧!
P.S
戰馬春天會發情,故而很難掌控,要知道當時沒有馬鐙,故而那段時間要讓騎兵出戰是不可能的。為了保證馬匹的戰鬥力,故而公馬必須要閹割。失去點威風,少了點銳氣,好歹馴服了許多,好操控。在本書裏麵,有馬鐙的出現本來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但想來各諸侯還是習慣性的閹割戰馬。傳聞,赤兔馬也是被閹割的,呂布經常要出戰,自然不能等春天發情期過去,想來也隻能忍痛閹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