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情況:凝聚(凝聚/普通/惶恐/憤恨)
不知道為什麼,劉銘看到勢力線的時候,不由自主的會注意那所謂的‘火藥作坊’。心中其實也在默默的念叨著:“果然,要有火器時代的出現嗎?”
懷著這樣的心情,他繼續看了下去:(沒什麼變化的姑且不寫出來了)
軍營、騎兵營地的兵種沒什麼變化,唯一的區別就是兵種的前麵,多出了一個‘武神’的前綴。3D投影示意圖上,兵種的鎧甲也略微發生了改變,未必變得更多,卻是顯得更加的威猛起來。
仔細查看,才發現這些兵種,全部都是武者尤其是高級武者構成,換言之就是董卓那支五百人部隊那種程度的可怕兵種。
董卓隻怕是傾囊隻能建立五百人的小部隊,但劉銘這邊卻是直接可以建立十萬人的大部隊!試問放眼天下,還有誰人可敵?
唯一的缺點,就是武器的成本和訓練的成本提高了一倍有餘。同時軍餉也提高了不少,按照幽州和涼州目前的財政收入,劉銘悲催的發現自己隻能夠維持五萬人的陣容。
弓箭兵營地發生了改變,多出了一個新兵種‘鳥銃兵’。不知道為什麼,給人一種不上不下,非常雞肋的感覺。
係統對這種兵種的定義,是‘過渡兵種’。這種兵種的原始天賦是‘狙殺’,功法賦予的天賦是‘破甲’,和狙擊強弩手一樣,就是射程比強弩手低,不過造價是強弩手的三分之一。
想要看到這種兵種在戰場上大放光彩,似乎必須要等到下一個等級才行。按照係統的要求,必須要至少獲得四個大漢州的統治權才允許升級。
實際上鳥銃兵也不賴,在其他兵種的價錢和維護價錢都提升的情況下,這支價廉物美的部隊,可以把剩餘那五萬的空額給填補起來,省得浪費軍營這種逆天的存在。
火藥作坊:研究配置火藥的地方,當前隻能夠就黑火藥進行改良。事實上生產鳥銃兵,就需要火藥作坊生產的三份火藥。日後戰爭的時候,火藥的補給也成為了維係鳥銃兵戰鬥力的關鍵。
碼頭:有了港口的劉銘勢力,允許在臨海的地方修建碼頭。允許建造近海捕魚船、輕型近海捕鯨船、商船、運輸船、火船、三桅弩炮戰船、四桅投石戰船。
前兩項主要作用是為領地捕獲食物,然而捕獲的魚類出售後也可以產生稅賦。同時,也可以帶動港口城市變得更加的發達。
商船可以沿著航線前進,與本土或者外地的港口進行聯係並進行交易。比起前兩種船隻,它更加的純粹,就是為了賺錢而製造出來的東西。
運輸船也被稱為運兵船,最高允許運載五百步卒順著航道前進十天。若是要提高續航能力,建議降低運兵量,或者沿途設置補給港口。
火船,自殺式攻擊敵軍的輕型船隻,正因為火藥的存在而被改良出來。船上裝滿易燃物和火藥,通過撞擊發生爆炸,運氣好可以把周圍五六艘船都給點燃。
三桅弩炮戰船,裝備六門弩炮的戰船,有效射程三裏。
四桅投石車戰船,裝備十門小型投石車的戰船,有效射距三裏。
實際上,戰船方麵,現階段其實還不需要考慮製造,或可小規模造點備用。
武神閣:提高武者的習武速度,對於已經抵達瓶頸的武者,有一定幾率可以在這裏突破瓶頸。
聚靈陣:提高修仙者的修煉速度,對於已經抵達瓶頸的修真者,有一定幾率可以在這裏突破瓶頸。
隨著功法的普及,基本上在大漢就沒幾個是普通人了。
大部分不是轉職成為武者,就是轉職成為修煉者。會轉職成哪樣,其實就是根據修煉那本功法的人,在修煉的過程中,對那一係的感悟更快更迅速,從而自動偏向那一係造成的。
就算是趙雲張飛等人,如今也修煉了改良版的《太平經》,當然都走武者路線。這種被強化過的武將,戰鬥力自然比以前要強大得多,但同樣的,這樣也意味著他們在以後或許會遇到瓶頸。
就算沒有,提高修煉速度這點,劉銘就可以利用這兩個建築,最大限度把這些武將文臣,牢牢的拉攏在自己的身邊。
更有趣的事情很快又有了,幾乎是劉銘瀏覽完畢的第一時間,係統傳來消息,道觀已經完成了對《太平經》的改良,創造出了一本新功法。
已經充分了解到了領地情況的劉銘,關閉了係統,匆匆趕往了道觀。
在那裏,他得到了一本經過改良的功法,名為《九陰真經》。
嗯,一部讓他感到很囧的功法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