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的出名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好處,隻是更多的謾罵。
在有新人的引導下,很多人都在抱怨劉銘明明有那麼強大的兩員大將,為什麼不早一些派出賴?說穿了,職責最嚴重的自然是那些死了大將的勢力。
至於其他的,不介意附和兩句。
“我沒說過不派人出去,隻是沒想到你們的人那麼的沒用!若早就知道這點,也就不讓你們丟人現眼了……話說,以你們的立場,過來和我這樣說話,真的沒問題嗎?”劉銘戲謔的問到。
說是久居高位的氣勢也好,還是在沙場殺出來的殺意也罷。
在那一瞬間,所有人都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的確,他們沒有立場說劉銘什麼,隻能怪自己麾下的大將沒用罷了……隻是知道是一回事,承認又是另外一碼事。在利益得失的情況下,人類會很習慣的把自己的過錯,怪罪在別人的頭上。
“都是一群凡人啊……”劉銘懶得和他們繼續爭論,直接返回了營地。
“嗬嗬,若是沉浸在這凡人的爭論之中,倒是顯得我們也是那麼的庸俗了。”郭嘉沒個正經的出現在他的身邊,拿著小酒葫蘆,一邊喝著酒一邊說道。
“隻是袁紹那廝的特意引導,讓人有些不爽罷了。”劉銘歎了口氣。
說到底,還是自己太年輕了,在自己的利益和大漢百姓的利益上,有些意氣用事了。若是成熟的諸侯,應該像袁紹這樣,坐視其他諸侯拚光家底才對吧?
“主公心係百姓,這才是創造太平之世的雄主。也就是因為這樣,我等才會傾力相助,畢竟大家都是大漢子民,誰不希望天下太平?再則,所謂‘人無完人’,主公鬧點小脾氣,耍耍小性子,或許我們會覺得更輕鬆一些。一個陰沉得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家夥,可是不招人喜歡的。”郭嘉調侃道。
“不過,自己在想些什麼,都被自己的臣子讀取出來,這樣的君主同樣很失敗的!”劉銘不懷好意的看了看郭嘉。
“郭某就一浪子,有事沒事說點異想天開的事情,也沒什麼正當的工作。若是主公連嘮叨幾句都不給,奉孝會悶死的。”郭嘉笑吟吟的說到。
好吧,劉銘不得不承認,郭嘉這廝其實比任何人更懂得自保之道。
所謂的謀主,往往都會在功成之時被率先處理掉。這是避免後代無法駕馭這些強大的謀主,或者說這些謀主掌握了自己太多的齷蹉,故而讓人不放心。
一個優秀的謀主,最需要懂得的就是急流勇退。
範蠡功成身退經商,同期的謀主被殺他卻創了個陶朱公的名頭;張良功成身退,隱居黃袍山;賈詡閉門不出,不過深接觸權貴以自保,總算得到善終。
而不退隱的例子就是劉伯溫那廝,結果被朱元璋砍了。
郭嘉的自保方式,就是不攬權,流連青樓之地,並且整天沒個正形。可以說他就是用一種自汙,且不直接參與政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忠誠和無害。
和他同時出仕的戲誌才同樣是這樣,故而兩人一直都是曹操最喜歡的謀主。
“不說那些沒什麼意義的事情了,似乎袁紹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我們呢……”劉銘看了看袁紹營帳那邊,哪怕這個地方看不到那裏。
“除非我方勢力全滅,主公全族被誅,否則他是不會放過我們的。”郭嘉笑吟吟的說到。
“那就糟糕了……”劉銘歎了口氣。
“敢作敢為,方是真英雄!”郭嘉在一旁沒個正經的說到。
“會被世人說三道四的哦,要知道我控製的輿論還不多。”劉銘沒好氣的說到,畢竟壞名氣的又不是郭嘉,那一臉幸災樂禍的樣子真叫人不爽。
“就算沒有這次的所作所為,袁紹依然會想方設法抹黑我們。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一個有擔待的雄主,才能夠給人安全感。”郭嘉難得正經的說了句。
“好吧!”劉銘也總算是拿定了主意。
接下來的兩天,呂布安心在虎牢關裏麵養傷,而諸侯們也開始投入到攻關之中。這些已經化身為賭徒的家夥,又在各自的領地的抽調了一批部隊過來。
很多人從一開始的打醬油,已經被有心人引誘到正式投入到這次討伐之中。
也正因為這樣,原本才數萬大軍的盟軍,不知不覺已經增加到了十五萬!
數萬大軍分出數千弓箭手,不斷朝著關牆上射擊,隻為了掩護衝車順利抵達關門前。可惜的是除了劉銘的強弓手,其餘的弓箭兵效率並不高。董軍守城士卒,也為此拿出了不少的鐵盾,護衛其他的士卒往下投擲原木礌石,甚至熱油和金汁。
第三天,呂布再次叫戰,所有人下意識的看向了劉銘那邊。然而劉銘沒有出現,麾下士卒上前稟報,說是吃壞肚子,病得死去活來。
“他病了,難道就不能夠委派麾下將領出戰?”袁紹不打算放過劉銘。
“劉將軍如今正在昏睡之中,沒有他的命令劉軍按規定是不能出戰的。”傳令兵滿頭冷汗的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