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有一個悲催的人。
他悲催的地方不在於他的生活多麼窘迫,而是被挖了牆角而渾然不知。
他的名字叫曹操,目前在董卓麾下任職。
在不經意間,劉銘搶了他的兩個小妾,十一個重要部下。隻可惜他不是穿越者,所以他不知道自己被挖了牆角。
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感覺上就像是一名兢兢業業的公務員。
很多人以為,他已經打算臣服於董卓,隻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在觀察。他在觀察董卓這個人,或者說隻有他,才是朝廷之中董卓唯一的知音。
他能夠感覺得到,董卓最初是希望能夠輔佐劉協中興大漢。若他真的那麼做,那麼曹操覺得自己也可以出一份力。
誰也讀不懂,這些年輕人對大漢中興的渴望。更不明白,他們看著大漢在自己的輔助下,恢複昔日強盛的希望。
隻有真正加入到這個群體,才能夠互相明白彼此。
曹操懂得董卓,所以如今卻不得不為他感到悲哀。說諷刺一些,也是為自己的未來而默哀……
董卓希望幫助劉協中興大漢,隻可惜這位武夫並不懂得如何調控這人際關係。幾次沒有經過臣子勸諫的率意而為,使得他的形象跌落穀底。
朝臣不滿,劉協不信任,他的所有報複完全得不到施展。
但曹操也看出來了,朝臣的心早已不在大漢,而劉協年幼無知不願意相信權臣,隻想著憑著一己之力中興大漢,卻不想自己身為末代皇帝,沒有一個權臣相助的話,那距離亡國也沒有多久了。
隨即,他看到了董卓的墮落。
那是心死了,董卓已經不把複興大漢當成畢生的願望,他失望透頂了。
那麼,在這一刻開始,他就不是自己人了。曹操或許心裏還保存著一絲希望,希望在自己的適當妥協,以及適當配合之下,讓陛下認可他這個權臣,實際上曆史上劉協剛剛抵達許昌的時候,曹操也的確是那麼做的。
正是因為這個希望,他不能夠允許董卓繼續揮霍大漢的財產了!
最近董軍,在關中地區橫征暴斂,屢屢殺人越貨完全就是強盜行徑,這樣的毒瘤繼續留下去,隻能加速大漢的滅亡時間!
他決定,要學習袁紹,刺殺董卓!
剛好,他參加了王允的宴會,王允這廝就一個腦殘,把反董宴會半公開的召開,也不擔心董卓把他給砍了。
很明顯,目前董卓等人正在為財政問題而頭痛,沒空管這些。他們打開私庫也好,還是其他地方,甚至先祖寢陵,結果發現這裏空得可以餓死老鼠。
仔細詢問前因後果,結果誰也說不上是誰拿走了那些錢財。更重要的是,拿走這筆錢財的人,居然還直接把大漢數代帝王的寢陵給盜了!
董卓懷疑門閥,畢竟他沒有動手;門閥懷疑董卓,以為他是賊喊捉賊。
雙方口水仗不斷,但就是誰也不知道,這批錢到底去了哪裏。
董卓需要養兵,戰時的軍餉支出和和平時期是不同的,他養了不少的士兵,而且還需要招募更多的士兵,甚至還要支付西園八校和洛陽守軍合計六萬人的軍餉……
錢不是在天上掉下來的,他卻不知道要在哪裏獲得。之後的關中大搶劫,甚至把先秦留下的銅人化掉鑄幣,還公然打造‘小錢’製造最原始的貨幣貶值危機,搞得關中之地百姓苦不堪言。
好吧,先不說董卓的麻煩了,先說說王允的宴會好了。
宴會上,王允就是公開招募可以刺殺,或者想辦法弄死董卓的勇士,結果誰也沒有發話,這年頭就是不缺這種怕死的家夥。
唯有曹操一笑置之,宣稱“縱使流血五步又何妨?!”
王允倍感欣慰,這位有著嚴重偏執症的耿直男人,把珍藏的七星刀贈與曹操,希望他能夠馬到成功!
結果就不囉嗦,曹操進攻,意圖刺殺董卓,隻可惜董卓回頭快,拔刀刺殺變成了獻刀。隨即慌慌張張出城,騎上了董卓贈與的寶馬絕影,家也不會匆匆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