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雙重的借刀(2 / 3)

實際上,也是看到了賈詡那微不可聞的動靜,這才意識到這家夥一定發現了什麼,立刻轉移了話題。

賈詡卻是知道他打算轉移話題,故而也順勢把話題引到了善後問題上麵來。

“烏桓人和鮮卑人外表沒多少區別,實際上就算是陳年老將,也沒辦法知道烏桓人、匈奴人和鮮卑人的區別。故而隻需要……”賈詡顯然早有腹稿。

都說每一個屬下,兜裏時刻都會揣著三個策略。

如今看來,或許還真的有那麼一回事。賈詡這廝,顯然在自己派他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自己會被問到這個問題的可能。

“先生果然見識卓著,天佑佩服!隻是天佑還想問問,若是我們要對付烏桓人,大概什麼時候出兵,出多少兵好一些?”劉銘奉承了一句,隨即繼續問道。

“大雪封山的,也不適合出征。且烏桓人在遼東以北苦寒之地,要過去勢必要經過公孫瓚的勢力……其實此次烏桓人能夠順利南下,未必沒有公孫瓚在一旁默認這件事的發展。若是公孫瓚把烏桓人擋在遼東以北,那麼他們也沒辦法南下了!”賈詡沒有明確說明,隻是點出了公孫瓚在這次偷襲之中的重要性。

“公孫瓚?不像啊,他一直都非常敵視胡人,豈會縱容胡人進入漢地打草穀?!”劉銘立刻否定。

“主公是否忘記,劉備此刻不久在其麾下?以他們的同窗之誼,要改變公孫瓚的一兩次習慣,也不是什麼難事吧?再說,若劉備獲得一部分軍權,他在駐守的地方把胡人偷偷放過來,公孫瓚事後就算知道,隻怕也不會過度怪罪他。”賈詡又點明了劉備在公孫瓚心中的地位。

於是,事情的脈絡也就捋順溜了!

很明顯,劉備才是這次烏桓南下的罪魁禍首,隻是沒有任何證據……

“文和,可有辦法,讓公孫瓚把劉備趕走?!”劉銘立刻詢問。

“同窗之誼不亞於血親,無他,乃關乎個人一生的前程爾。劉備與公孫瓚在洛陽求學期間,兩人可謂是形影不離,每天錦袍出行,遛狗逗鳥,關係還是不錯的。然而真要公孫瓚放棄劉備,卻也不是不可,說穿了還是‘前途’二字。

若劉備的存在,會導致他的仕途就此中斷,甚至還會牽扯到他公孫家,那麼就算劉備是他親弟弟也沒用了。隻是要達到這個效果,隻怕主公還需要借另外一個人的刀才行!”賈詡侃侃道來

“好吧,我大概知道要借誰的刀了……”劉銘淡淡一笑。

半個月之後,洛陽針對烏桓入侵的問題進行討論。按照袁閥等門閥聯盟的意思,劉銘身為幽州牧,在敵寇入侵之時不在位上,有瀆職的嫌疑。因其瀆職,而導致幽州遭遇敵寇的劫掠,他這個刺史非常不合格,建議撤換!

很不幸的是,張讓和趙忠也在幫腔,兩人要整蠱劉銘根本不花一絲成本。

隻是隨便附和兩句,就可以賺取世家門閥的人情,這生意太劃算了!

劉宏被說得也有些火氣,但他同樣知道劉銘與門閥之間的那些齷蹉。正因為這樣,他寧願相信自己的這個弟弟多一些,也不願意過早的下定結論。

還好,他那麼做了。

才相隔一天,劉銘親自來到了洛陽報捷。

劉宏親自讓他上大殿辯解,而劉銘隻讓人把五萬顆硝製好的人頭抬上來。

清一色都是異族的頭顱,隻是這場麵還是有些駭人。

“皇兄,誰說我不在職位上的?若是我不在職位上,攻打上穀、代郡的烏桓人,我豈能一口氣殺了他五萬人?袁家主遠在洛陽,居然時刻關心幽州的情況,劉某還真是受寵若驚啊!”劉銘在大殿上直接耍起了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