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女人不是明媒正娶,就是有賣身契的,之後的女人也都是他的俘虜。前者姑且不說,身為俘虜的女子若不是他收留,隻怕也是要當成商品賣出去。
若是當了別人的歌姬舞姬什麼的,那和小姐也沒什麼區別了。
是非對錯,留給後人評說,撐死不過是‘風流皇帝’,春秋筆法造下的孽。
“報,前方有鮮卑大軍朝我們殺來!”有斥候匆匆到來,下馬彙報到。
“這茫茫草原,他們是怎麼知道我們在哪裏的?”黃忠詫異的問到。
“上麵,誰給我把它們射下來?”劉銘看了看天空,然後指了指上麵說到。
很多人立刻抬頭,結果發現三四隻老鷹在上麵盤旋。
是的,這就是草原民族天然的斥候。在老鷹這種‘天然望遠鏡’的監視下,說不準相隔五六公裏,自己這些人的行蹤就已經被他們發現了。
劉銘看到這些老鷹,也是不由得暗暗鬆了口氣。
第一次打匈奴,南匈奴已經漢化了六七成,再加上沒什麼老鷹供他們訓練,所以最初和他們打的時候,劉銘就算忘記有這事也打贏了他們。
第二次打羌人,羌人當時完全是憤怒得失去理智,同時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所以選擇第一時間發動衝鋒。之後的決定性戰役,則是在夜間的夜襲,故而兩次大戰下來,羌人還沒有發揮老鷹斥候的能力,就被殺了個大敗。
而這一次,對方卻是完全按照草原民族的路子來打,或許是他們居住得更加遠,更接近草原民族的生活環境吧?
“我來!”眾將紛紛拉弓射擊。
然而老鷹飛得太高了,他們的箭矢都沒有射到對方,就直接掉了下來,差點沒傷到自己人。
“末將試試!”黃忠拿出他的家傳寶弓,搭弓上箭。
這老家夥就是風騷,居然學著弓騎兵玩起了三箭齊發的戲碼。
隻見他緩緩把弓拉圓,這個過程緩慢且吃力,周圍的人都很想笑,或者調侃那麼一句‘將軍,你行不行啊’之類的話語。
可沒想到的是,黃忠在拉圓弓弦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出三箭。
三箭破空而出,卻沒什麼聲音。
能夠達到這個水平,這速度必須要非常可怕!
更神奇的是,這三支箭,非常準確的把三隻老鷹給射了下來,直接命中了老鷹的頭顱,死得不能再死了。
能夠做到這個程度,黃忠當之無愧為三國時代的‘箭神’!
“將軍,你這弓……”典韋欽佩的問到。
“沒什麼,家傳的射日弓,也不過是四石弓而已。”黃忠謙虛的說到。
隻是他的謙虛,在別人的眼裏就是純粹的裝B。
四石弓,需要四百公斤的力道才能夠拉開。一般能拉開一石弓的就是軍中的強弓兵了。二石弓也隻有軍中將領,才有可能拉得開來。
四石弓,那基本上就是傳說中的存在了。
不過也隻有四石弓,才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射速,這樣的奇跡出來吧?
難怪了,拉開這把弓,黃忠居然花費那麼大的力氣和時間。
從這一刻開始,黃忠自然而然的升級成為了軍中的‘箭神’,直至很久很久,一直蟬聯著這個稱號,直至新一代‘箭神’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