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奉旨回幽州(2 / 2)

這謠言是一個比一個荒唐,但一個比一個精彩。

在這樣下去,瓊瑤戲或者肥皂劇都給他們編出來了。

這不,還說什麼:兩人自打小時偶然在路上相遇,四目相對的那一瞬間早已私定終身什麼的。幾乎是離譜得,瞬間吸引大批的大媽大嬸前來圍觀……

正宮伏壽出動,主動殺到了驛站。

一句話……你怎麼能夠老實沉迷於這些小妾身上?好歹我也是皇帝欽賜的正宮啊,你該陪我!好吧,於是又賠了這個吃醋的少女在外麵玩了幾天。

說真的,劉銘覺得這小丫頭根本還不知道吃醋是什麼玩意。或許僅僅是覺得,這幾天劉銘都陪著蔡琰,不去陪她玩,身為丈夫太不稱職了!

唉,別指望一個女童能夠有多麼老成……

終於,漢靈帝劉宏也被驚動了。

思前想後,果斷頒下聖旨:賜婚伏家女伏壽為漢縣侯正妻,賜喬家二女、蔡家長女為側室。總算是,蓋棺定論,誰也不需要議論了。

其實這段時間他也煩,若是不煩早讓劉銘返回幽州了。

實際上就在不久前,幽州牧劉焉上奏,蜀地聽聞有黃金餘孽作亂,然蜀地乃大漢龍興之地,不可不防。臣老了,也不沒有那開疆擴土的激情了,若是陛下允許,那就讓老臣去蜀地,當個看家犬好了。

當然,原話不會那麼直白,但表達的意思是那樣沒錯。

最近這段時間吧,劉宏也看出來了,真正指望得了的還是這些劉家宗親。那些外戚也好,宦官也好,或者門閥世家也罷,都不把大漢當成自己的歸宿。

所以呢,他也有意扶持一批漢家宗親,把這破敗的江山撐起來。

劉焉的確是老了,過去蜀地當看門狗也不是不行,可他走了,誰來繼位?

一開始是打算讓劉虞過去再當幾年幽州牧,這位對大漢絕對是一等一的忠誠,比劉焉那個老家夥還要忠心。

隻是這位在那邊的施政似乎還是有那麼點問題,主要就是不夠鐵血。

劉焉可以憑著一州之地,把匈奴拒之門外,他隻怕就沒這個手段和膽量了!

翻了翻大漢宗親譜,結果唯有劉銘擔任幽州牧最合適。

隻是一名十六歲的少年郎當州牧……這讓那些在縣令任上熬了三十幾年的老東西,情何以堪啊?

思前想後的,結果就耽擱了那麼久的時間。

眼看劉銘居然搶了門親,心中不由得開始擔心起來:這位完全就是個風流種子,繼續留在洛陽,天知道會幹出什麼風流事出來!

不行,該做決定了!

於是,劉宏終於是下達了任命的詔書:任命劉繇為揚州刺史,劉岱為兗州刺史,劉焉為益州刺史,劉虞為涼州刺史,劉銘為幽州刺史。

是的,僅僅是刺史而不是州牧。

這是劉宏覺得,既然黃巾之亂已經結束,那麼繼續讓州牧主張兵馬大權,實在是太危險了,還是盡快讓他們軍政分離才是。

唯一例外,那就是劉銘。

不僅任幽州刺史,而且還身兼平狄將軍銜,這一次更是加封為綏遠將軍。鎮守幽州,威懾狄夷。

詔令一出,天下震驚,更多人是對劉銘的羨慕。

不愧是皇恩正濃,得到的都比別人的多!

而接到旨意的劉銘,自然不能繼續留在洛陽,他需要會幽州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