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對等戰鬥(1 / 2)

整個幽州都陷入了兵災,到處都是匈奴人入侵的警報。

漁陽郡大部分已經被硝煙點燃,到處都是被摧殘的村落,到處都是漢民的慘叫,女子的悲鳴,孩童的啼哭。

對於匈奴人而言,這就是一場狩獵遊戲,在這裏可以獲得最高級的精神享受,最極品的肉體享受。遊戲結束,還能夠得到大量的糧食和錢幣。

正因為這樣,每年遊戲開幕時候,明知道參與資格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這些窮慣了的匈奴人依然趨之若鶩。

他們在部落裏麵,很多人其實比漢民的生活還要淒慘。但在漢人的地盤上,卻可以成為別人生命的主宰。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老人還是小孩,他們的生命都將在自己的判斷下,決定是否可以存活下去。

這種身份的轉變,才是最直接的精神毒癮,讓人欲罷不能。

整個幽州的漢軍被打得措手不及,甚至幾個鎮子還沒有來得及關門,就被匈奴人一擁而入,等待他們的下場……還是不說了。

劉焉麾下也有部隊,之前程誌遠北上帶領的黃巾軍,他收編了五萬。幾個月後的現在,因為錢糧問題又裁撤了三萬。現在在他麾下,有五萬兵馬聽用。

身為堂堂幽州牧,這五萬人馬自然不會駐守一處,早已分駐各地要害。

然而這次匈奴人入侵太突然了,幾處要害被輕易突破,守軍盡數被屠。這些招募並訓練不到半年的士卒,根本不是匈奴人的對手。

幾乎沒有交手,他們已經忘記了之前的所有訓練,變成了落荒而逃的百姓。

若是軍隊或許還可以抵抗一下,可純粹的百姓就根本不是匈奴人的對手。多年來匈奴人的可怕,已經深深烙印在漢人的靈魂深處,使得這些變回百姓的潰兵,潰敗速度變得更加的迅速。

這完全是不對等的戰鬥,這些被羊群帶領的士兵們,變得比兔子還要膽小。

一個個關卡被破,一個個村子甚至是城鎮被屠,劉焉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

若是可以,他不想再留著這裏,若是可以,他希望可以調到別的地方!

是的,就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了離開幽州的想法。不久,他就會上書,隨即轉調益州擔任益州牧。進而,成為真正的土皇帝。

對於入侵的匈奴人,他已經完全沒有辦法,自己麾下的部隊完全不是對手!然而他最先想到的不是想辦法抗拒匈奴人,而是想辦法找人頂罪!

匈奴人入侵,在幽州大肆搶掠,這責任必須要有人頂,否則他就死定了!

第一時間,他想到了劉銘,這個不知道是不是族侄的小家夥,是最佳選擇。不過顧慮到對方有著精銳的士卒,或許可以救自己一命,所以他就發過去一個書函,詢問這次匈奴人南下的情況。

結果劉銘卻是給了他一個頂罪的最佳人選,鎮守長城的高治!

好吧,頂罪的人有了,那麼匈奴人的入侵問題,是不是也該解決了!?

打不贏?沒關係,隻要做做動作就好!隻需要讓世人都知道,他堂堂幽州牧,也有派兵保佑幽州了,這就可以了!

就算最終是落荒而逃,那最大的責任也是高治那家夥!若不是他把匈奴人放進長城,匈奴人又怎麼可能在幽州如此肆虐?!他不僅要告高治,還要鼓動各郡縣的官吏一起告他,一定要轉移朝廷的注意力!

另外,發出書函給劉銘,希望他可以出兵幫忙。能夠讓戰果最大化,能夠使得自己的責任最大程度削弱的,也隻有他了!

果然啊,關鍵時刻還是劉家兒郎能夠靠得住!

書函發出去之後,劉焉時刻都在等待,隻希望劉銘可以快點派人過來。至於他的部隊,則全部固守城池,絕不出外戰鬥!

一則幽州軍缺馬,在野外戰根本扛不住匈奴遊騎;二來劉焉希望劉銘可以和匈奴人好好打上一場,不管結果如何,隻要匈奴人的實力可以適當削弱,那麼他再派人在後麵打上一仗意思意思便是。

若是一州的頭頭,還要親上戰場,和異族打生打死的,萬一不小心陣亡了怎麼辦?一州的頭頭戰死沙場,一州的政務誰來負責?到時候幽州亂成一團,他才真是最大的失職了!

畫麵轉移到匈奴人這邊,此刻呼廚泉還不知道前往代郡的人已經盡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