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精銳兵馬,全部被當成將領指揮訓練的道具,放眼世界每一個朝代想必也就是劉銘能夠那麼奢侈了。
不是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麼?
那好,以千軍為材料,全力打造一名合格的將領可以了沒?!
劉銘很清楚,自己就算有著中山靖王之後的名頭,以他十四歲的年紀也很難得到別人的投靠。高順的投靠是因為祖輩的恩惠,以及自己對他的尊敬。張飛的投靠就有點類似於商人對貨物的投資,但除非自己完全沒有出息,否則他不會背叛自己。
自己已經讓人密切留意涿縣,隻是短期內還沒有看到關羽出現。北方的人才就那麼幾個,南方的太遠而且也沒有理由征召其為部將。
將領暫時隻能靠自己培養,哪怕為此付出數千名士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士兵們好不容易休息了兩天,隨即立刻接到了出征的命令。
或許有原本的張氏家丁有那麼點意見,但一千五百多名係統產生的村民轉職而成的士兵,卻是任勞任怨的隨軍出征了。
看著大部隊出征,劉銘又招募了近萬名流民。此刻劉家鄉他已經絕對掌控,多招募多少流民也不會有誰膽敢懷疑,隻是屬下們或許會就食物問題進行勸說。
練武、學習、處理政務已經成為了劉銘的日常生活,黃巾起義就要來臨的情況下,由不得他安逸下來。況且二十歲一過個人線就會結束,到時候各個屬性定型下來,想要迅速提升可不容易了。
打開個人屬性,對於這玩意劉銘當真是百看不膩,畢竟它直接反應出了自己的修煉速度,完全在肉眼可見的情況下緩緩提升著。
姓名:劉銘(成長期)。
等級:20級。
職業:大漢劉家鄉鄉長
武力:30(成年人平均值為45)。
智力:57(成年人平均值為25)。
政治:40(成年人平均值為15)。
統率:60(成年人平均值為25)。
技能:基礎弓術(中級12%)、基礎槍術(高級50%)、拓智(中級23%)、排兵布陣(高級80%)、基礎謀略(中級50%)。
武力對於十四歲的他而言還是短板,但涉及大腦方麵的問題,卻沒有那麼顧忌。不知不覺之間,他也進入了末流人才的範圍之中。最重要的是,他今年實際上才十三歲,他還有七年時間奮發圖強,潛力無可限量。
相信那些文臣武將,在看到這個的時候,都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吧?
三天後,縣令頒下了嘉獎令,同時宣布劉家鄉升級為劉家鎮。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劉家鄉此刻人口已經達到了六萬多,在北方已經相當於一個鎮級單位的人口基數了,升級為鎮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鎮級單位,總算是可以建城牆了。哪怕是二三米高的小土牆,好歹也可以給居民帶來一些安全感。
對於劉家鄉出戰的問題,縣令還是那句話:“等待上級安排!”
這更不奇怪,知道匈奴居然會在這邊南下,他自然不能讓劉家鄉的民兵離開。萬一匈奴大部隊趁機南下,他這個當縣令的可就苦了。
退一萬步說,根據劉家鄉彙報上來的戰報,此次戰役劉家鄉也損失不少,不要撫恤自己心裏已經有點虧欠他們了,哪裏還好意思讓他們到其他戰區送死?
與嘉獎令一起回來的,是幾十車的鐵礦石和錢財。匈奴人的武器果然好賣,尤其一些豢養了家丁兵的世家豪強,更要多買一些給兵丁補充一下。
有了足夠的鐵礦,劉銘迅速招募七百兵丁,先把騎兵隊又擴張了五百人,同時又招募了二百弩兵。以應付大部隊離開之後,劉家鄉的防守問題。
要說還有什麼的話,就是用這七百兵丁,演習一下在高順那裏學到的排兵布陣。知識畢竟隻是一種印象,一種死板的東西,不加以實踐是沒什麼出息的。
同一時間,劉家鄉西北的代郡,一支五千人的匈奴部隊正在進行擄掠。
代郡不是沒有抵抗,隻是麵對五千擅射而且機動性強的匈奴部隊,代郡的士兵幾乎都隻能跟在他們後麵吃塵土而已。幾番攻擊一點收獲都沒有,還折了擊敗袍澤進去,見匈奴人沒有要攻打城鎮縣城的意思,索性聽之任之。
此刻,匈奴人又攻破了一個鎮子,開始一股腦湧入其中。
“大家放開了,好好燒殺搶掠一番!”萬夫長大笑。
三四萬人的邊境鎮子,可以為部落提供不少的奴隸和金銀財寶了。到時候可以打造更多的武器,訓練更多的士兵,然後吞並更多的小部落。這次會盟損失的,都可以慢慢補充回來,甚至可以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