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三日,雙方在此戰成一團,溪口處數度易手,打得十分慘烈,損傷都在四成以上,可謂是寸土必爭了。
烏達對溪口則是勢在必得,當晚,再次派出一萬騎兵前往增援,於天明前重新奪回溪口,公孫康率部後撤十裏,但仍未退去,而是繼續保持攻擊態勢,使得樓山無法用全力開挖河道,倒是溪口原被打開的缺口終於填了起來,流往護城河的水流被徹底截斷了。
見此,烏達也未再派兵,而是傾力組織填埋護城河。溪口一帶雙方繼續保持對峙,公孫康雖幾次想奪回溪口控製權,但終因兵力不足而作罷。
此時,烏延和樓山的後續各五千騎兵,終於趕到遼東加入戰場,使得烏達所部攻擊力量有所增強,至此,烏桓四部基本上算是全軍出動來攻遼東了。
鄭羽得到探子密報後,心中暗喜,如此一來,烏桓各部一旦落敗,不僅是烏達和樓山兩部烏桓嚴重受損,就是蘇仆延、烏延和難樓三部烏桓,也將是奄奄一息,今後難有作為了。
李姬興高采烈的對鄭羽說:“如此一來,隻有咱赤山烏桓保持實力,今後統一烏桓指日可待了。”
鄭羽也是滿臉喜色,但他還是很清醒,對兩女說:“前提是烏桓必須在遼東戰局中大敗才行啊。”想到烏達和樓山戰死,蘇仆延、烏延和難樓都奄奄一息,更是難以忍住喜悅心情了。
故而,滿臉憧憬的說:“關鍵還是看公孫度在馬弁的戰事是否順利,一旦他能及時回師,必能讓烏達等人吃個大虧。我想盧子奇該回來了吧,都這麼長時間了。”想到情報的時效性,鄭羽又憧憬起大漠神雕,假如有神雕相助,他就能及時了解馬訾水以東的戰情了。
過了兩日,盧子奇才帶著數十人,佯裝百姓模樣趕到鄭羽營帳彙報。見到鄭羽,盧子奇納頭就拜,臉上都是惶恐神情。
“主公萬安,主母萬安!”
見完禮後,盧子奇繼續跪著對鄭羽說:“屬下該死,耽誤時間了。”
鄭羽見到盧子奇時,心情卻是極好,故而笑著說:“起來吧,馬弁離此超過千裏,沿途還有敵軍守備,不是那麼容易趕來的,你現在能到也在我意料之中,還是努力了呢。快說馬弁軍情,公孫度取勝了嗎?”
鄭羽神情顯得急迫模樣,烏敏則給盧子奇沏茶,李姬端上一些水果,她們都知相公最渴望的是聽到遼東戰情了。
盧子奇滿臉感動的對李姬和烏敏敬禮,接著轉頭對鄭羽說:“公孫度在將馬弁主力引誘到北麵之後,采取特殊手段順利奪取了馬弁的水師,接著南北夾攻,在馬弁都城附近爆發大規模戰事,在屬下離開時,公孫度已是勝券在握了。屬下是等到馬弁戰局基本確定後,才立即趕回遼東向主公稟報。”
鄭羽心說,看來馬訾水以東的大片土地都是姓公孫家了。
盧子奇接著說:“屬下判斷,一旦公孫度在擊破起馬弁都城後,會將主要兵力北移支援公孫康,剩下兵力則負責剿滅馬弁的殘餘勢力,再說,馬弁軍比起能征善戰的遼東軍差太多了,故而,接下來不會發生其他變故的。”
鄭羽點著頭,思考一番後才說:“關鍵是公孫度還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其運力不可小看,四五日內就可將數萬人馬運送到遼東參戰,這就是最大變數了,看來,除非烏桓人立即撤走,否則繼續打下去,是必敗結局了。”
話說到這,鄭羽陷入思索中,他在想,鮮卑人會不會出兵?又會選擇在什麼時候出兵?假如是他來指揮的話,最佳出兵時機是什麼時候。想了一陣後,才認真說:“一旦烏達和蘇仆延等人露出敗勢,鮮卑的宇文莫槐和素利兩部大軍,都有可能乘機南下進攻烏桓後方,若如此,烏達和樓山、蘇仆延都有難了。”
這就是典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了,看來,算盤打得精明的人不止他鄭羽,這般鮮卑人也是老奸巨猾呢,雙方雖還未交戰,但鄭羽對烏桓的宇文莫槐和素利部都存下了戒心了,心想,今後與之對戰,必要小心謹慎才行。
“咱們該怎麼辦?”李姬小聲問,“要退回柳城防守嗎,素利有可能前來攻擊我們嗎?”
鄭羽神情嚴肅的說:“咱們仍在邊境地區待機,但主力後撤些,我們的態度是,原則上不參與兩方的作戰,就作壁上觀吧。”
盧子奇卻問,“公孫度若與鮮卑合兵,會否在戰勝烏達等人後乘機攻擊我部?”
鄭羽冷聲說:“咱們不給他機會就是了,想乘機也是要有機可乘才行啊。”心說,隻要不給對方可乘之機,就立於不敗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