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出兵問題(1 / 2)

隻要截下公孫續帶走的大批物資,對鄭羽來說,目的就算是達到了。至於公孫瓚報複之事,暫時可以不必考慮,在他看來,公孫瓚要考慮的是如何對付青州黃巾軍以及青州刺史田楷,他想公孫瓚是要對田楷下毒手了,故而才果斷從昌黎撤軍,否則,兩線作戰對其極為不利。

鄭羽心中有了這種想法,連忙將田疇召來商議,宋姬也參加。

“子泰在數月前就聽說田楷得了一種莫名其妙的病,郎中都查不出原因,又聽說田楷因病不能視事,已決定要推舉公孫瓚為青州刺史,當然,此事隻是傳聞,但空穴來風必非無因,我想種種可能性都是有的。”

田疇將他在薊城和遼西時聽到的傳聞都說了一遍,讓鄭羽心中更加有數,覺得必是公孫瓚在搞鬼,再說,公孫瓚帶兵南下青州剿匪是朝廷的旨意,接掌青州刺史也是順理成章的。

公孫瓚匆忙撤出昌黎,讓大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但結果對鄭羽來說是有利的。故而,宋姬思索一番後,點頭認可說:“如此也好,他有了青州地盤,就不會老是惦記著幽州了,或許是他不願意與我家相公為敵,才會連夜撤出昌黎吧,至少是短期內不願與我家相公為敵,定是如此了。”

鄭羽心想,無論是何種原因,隻要公孫瓚離得遠了,短期內幽州所麵臨的壓力就減少很多,否則兩麵用兵是兵之大忌。接下來,三人又商量了一番與遼東公孫度、烏達和樓山所部,及與蘇仆延的關係及發展,並對遼東戰事取何種態度,共同拿出意見。

田疇對鄭羽的戰略待機極為欣賞,認為這是當前最有利的一種態度了。

卻說,烏蘇和左蘭接到鄭羽給她們的信,說要前往遼東之後,大為緊張。兩人關起門商量,烏蘇說:“這人怎麼回事,總是好動,沒歇一陣子就想偷偷跑掉,遼東可是多方勢力正在爭奪,彼此數萬精兵正在交戰中,他獨自前去是什麼意思?幹嘛總是喜歡孤身涉險?”

她那語氣雖是埋怨,但更多是關心,左蘭聽了之後連忙笑話她,“烏蘇姐姐是關心我家相公呢,好個娘子味道。”烏蘇聽了臉上一紅,也覺得剛才所說的語氣不妥,連忙辯解說:“他是你相公嘛,我當然要關心了。”這話簡直是在強詞奪理了,左蘭也不敢揪住不放,她知烏蘇臉薄,再說下去就不好了。

隻是想到鄭羽要孤身前往,她再也坐不住,連忙說:“蘭兒明日就下山,隨他去遼東,此番本要帶鄒芳鄒圓前來的,一者是護衛,二則也能貼身侍候著,否則那些男人哪會侍候人?可相公不許,害怕她們冒險。不成,我明日就下山。”

理由說得很充分,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左蘭特別喜歡單獨與鄭羽相處。

見左蘭顯得急迫模樣,烏蘇卻不幹了,“咱們的雙修功法正處於關鍵時期,這是要將我師傅功法和你父親功法結合起來,融化並提煉出來的,你若去了,這套功法就白費了,到時你家相公生機如何破開?鄭家子嗣問題如何處置?不成,你必須留下,讓李姬姐和烏敏姐前去,她倆的武功不會比你差,特別是烏敏姐,她三歲就跟著師傅了,又心靜,練武之事十分執著,武功不會比我差呢。有她們兩人跟在你家相公身邊,既可護衛又可侍候,還能雙修總結經驗,最好不過了。”

左蘭雖想著跟在鄭羽身邊,她對與他做那些事,也是越陷越深了,但見烏蘇如此說,也隻好放棄下山計劃,隻是聽烏蘇將烏敏也派下山,不由有些疑惑,連忙問:“烏敏姐和我家相公也有一腿?”

烏蘇拍了她一下,笑罵說:“臭蘭兒,說話怎麼就那麼難聽?什麼是有一腿,難道我家烏敏姐配不上你家相公不成?好了,這是別人的事,咱們不說,這事就這麼定了,咱們加緊研討功法,早日讓你家相公生機打開,多少娘子等著生子呢。”

次日,李姬和烏敏興衝衝下山前往柳城,剛抵達王宮時,卻見鄭羽從宮門出來,雷豹等人跟在身後牽著烏龍馬,提著金槍,正要遠行模樣。

李姬見到鄭羽,再忍不住心中思念,連忙跑到他身邊,拉住他手,大聲說:“相公,要去哪裏?帶上我和敏兒姐,我們是烏蘇派來當你護衛的。”這刻她神情雀躍,顯出小女孩般心性,無比可愛了。

烏敏則跟在身後,低著頭,小聲說:“公子好。”接著就什麼話也不說,退到一邊去了。鄭羽見了兩女,心中狂喜,他此前還在惦記著鄒芳和鄒圓這對姐妹花呢,心說,若她們此時在身邊就好了,否則去遼東要幾個月,豈不枯燥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