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蹋頓如此說,鄭羽輕歎一聲,“原來如此!”
蹋頓“噗通”一聲,跪在鄭羽身前,抓住他衣袖,渴望的說:“義父,殺了他們!”他那神情顯得迫不及待。
鄭羽仔細看了蹋頓一陣,並沒立即表態。
蹋頓接著又說:“義父,殺了他們,否則不僅蹋頓、樓班不安全,義母也不安全,為了她們著想,也必須殺了烏達和樓山!”他的話和宋姬竟是如出一轍。
鄭羽認真問:“怎麼殺?”
蹋頓見鄭羽並不反對殺死烏達和樓山,頓時欣喜不已,連忙說:“此番作戰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烏達和樓山必會親臨指揮,我帶一萬騎兵跟在他們身後,隱蔽在關鍵位置,尋找合適時機直接殺進去,將他們殺死。”
鄭羽用兩手指托住下巴,思考著蹋頓方案的可行性。見蹋頓目光灼灼的看著他,眼中是渴望和興奮,不由歎了聲,心說蹋頓以往定是受了不少委屈。
“義父!”蹋頓又叫了聲。
鄭羽似乎從沉思中醒過來般,認真問:“你想過後果嗎?”
“沒有後果,隻要他們死了,整個部族都會開心的。這兩家夥就是烏桓大混蛋,他們強搶部族百姓的子女、財物,又沒人製得了他們,故而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呢,隻要將他們殺死,其手下酋庶長必是拍手稱快。”
見蹋頓如此說,鄭羽徹底下了決心,轉頭嚴肅對蹋頓說:“你立即做一個方案出來,越詳細越好,同時,回去控製部隊,做好保密工作,並派得力之人深入烏達和樓山部族搜集情報,越詳細越好!去吧,或許此番可以殺了他們呢。”
蹋頓卻信心十足的說:“隻要義父認可,蹋頓就可以殺了他們!”
鄭羽在交代了不可輕舉妄動之後,就放蹋頓提前回到部隊。
“你們怎麼看?”鄭羽回到座位落座,轉頭問閻柔和鄭大。
閻柔起身行了個禮後,認真說:“大人,依閻柔的看法,或許我等根本就不用出兵。”
鄭羽大感興趣,笑著問:“閻柔快說說你的看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在昌黎主事的是公孫越而不是公孫續,另外還有從事邱武,他們都是智慧之人。現在昌黎內部空虛是事實,但烏達和樓山一有動作,必瞞不過他們,故而,有最大可能是公孫瓚直接從青州揮兵北上,秘密回到昌黎。”
聽說公孫瓚北上,鄭羽心中打了個鼓,不由問:“他會帶多少兵力北上?”
“兩萬騎兵!這是公孫瓚最初的看家部隊,同時,他的三千‘白馬義從’也會隨同前來,若他們全力行軍趕路,三天之內必可抵達昌黎。而烏達和樓山,在公孫越有準備的情況下,三天絕無可能拿下昌黎郡,到時一旦被公孫瓚糾纏住,就要嚐嚐白馬義從和公孫瓚精銳鐵騎的滋味了。”
鄭羽並沒多想就認可了閻柔的判斷。
他擔心是,一旦公孫瓚揮兵北上實際控製昌黎後,今後可是禍害無窮了。本想派蹋頓出兵拖烏達和樓山的後腿,可這個想法在判斷公孫瓚有可能大規模出兵北上後,立即予以放棄。
心想就讓公孫瓚與烏達、樓山先拚個你死我活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