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後世的鄭羽更加明白這其中道理。
故而說:“漢帝被董卓控製,這漢室朝廷等於是董氏朝廷了,他這是在挾天子令諸侯。但其倒行逆施,沒人再會聽從漢室朝令,故而,我等討董隻能到此為止,再打下去沒啥意義。從此後,漢失其鹿,天下諸侯共逐之,保持實力參與諸侯爭霸才是正途,義父此事一了,可速回江東,打下一片江山!”
孫堅歎了一聲,無奈說:“漢心已失,不可為了!”
正說著話,遠處來了一彪人馬,浩浩蕩蕩,是袁本初到了。
孫堅、曹操、劉備和鄭羽都隻是站在城門口,並不上前。
孫堅轉頭對鄭羽小聲說:“我們來此迎接是禮數,畢竟他是十八路諸侯討董聯盟的總盟主,但這袁本初不值得我們對他恭敬。”
孫堅後退半步,曹操卻主動迎上去,對袁紹拱手做禮,口中大聲說:“恭迎袁大人前來占領洛陽城。這討董之事現在是取得巨大勝利了,今後還請袁本初率領關東諸侯攻打函穀關,解救漢獻帝,匡扶漢室,救民於水火吧!”
曹操一番話,讓袁紹紅了紅臉,隻好厚著臉皮與大家拱手作禮,互相寒暄幾句,就回到城內。
十八路諸侯齊聚一堂,共議討董大業。
曹操毫不客氣的說:“袁本初總盟主率十八路諸侯在虎牢關外養精蓄銳,此番定是兵強馬壯,而董卓所部被孫破虜和我等擊退,此時已回到關中,接下來要請袁本初帶著已養精蓄銳的關東諸侯攻占函穀關,西進長安,救出漢獻帝了。”
孫堅也說:“我等攻占洛陽時與敵拚殺,傷亡慘重,接下來的仗確需仰仗關東諸侯多出力,否則,率大軍隻是在虎牢關外向西瞭望,會惹天下人恥笑的。”孫堅性子直,這話對袁紹和其他關東諸侯來說,是有些不客氣了。
曹操接著又說:“此前,鄭嘯雲孤軍深入關中,先斬董卓大將張濟,又在牛頭嶺大戰董卓女婿牛輔,全殲其所帶騎兵,牛輔孤身而逃。嘯雲率部在黃河西岸破徐榮五千兵馬,徐榮帶數百人逃回長安。接著,嘯雲與操、劉使君組成討董聯軍,先斬殺華雄,劉關張三兄弟大戰董卓第一大將呂布,……”
曹操自豪的將“曹鄭劉”討董聯軍作戰成績,說了個十足十。
“我等在河東郡與呂布、華雄大軍作戰,殲敵過萬,最終迫使呂布帶殘兵敗將撤回函穀關。接下來就要看袁本初總盟主與關東諸侯真正討董了。”曹操這話不僅是譏笑,且是毫不留情麵了。
袁本初紅著臉,瞪著曹操一眼,心中不滿之極。
可關東諸侯確實在這場討董戰役中連董卓的毛都沒碰到,不由心虛,但還是咬牙說:“我關東十八路大軍雖未與董卓大軍直接作戰,但屯兵虎牢關外,牽製董卓十數萬大軍,這是大功勞!曹孟德休要冷嘲熱諷。”
鄭羽見這家夥此時還在談功勞問題,不禁有氣。
冷聲說:“袁本初大人,當初嘯雲遣使拜見大人,就是想在大人麾下參與討董作戰的。嘯雲雖隻是個小小的上穀太守,卻也深明大義,知董卓亂權,裹挾獻帝和朝中大臣,若不擊殺之,而讓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必將大亂,漢室江山蕩然無存。本初大人是討董軍的總盟主,隻是牽製董卓大軍是不夠的,務必率軍前往函穀關與董卓決戰才是。”
鄭羽說話時態度誠懇,神情嚴肅,臉上毫無譏笑之色,且話說得在理,立即得到曹操、孫權讚同。袁紹和其他關東諸侯連忙低下頭去,心中卻在想,此番想要坐山觀虎鬥是不成了。
再者,他們見曹阿瞞都能破董、戰呂布、殺華雄,故也躍躍欲試。各路諸侯很快達成由袁紹統兵西進,攻打函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