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們所處的時代,是舊的規則被打破,新的規則尚未健全的時代;是充滿競爭和選擇的時代;是書寫成功和總結教訓繼續前進的時代。
在這樣的時代裏,在自己的世界裏,我們渴望成功,卻難以避免失敗的厄運;我們希望平安,卻對天災人禍充滿恐懼;我們祈禱一生如意,可是常有失望和沮喪伴隨。
因此,我們對自己對生活對未來很困惑,也很迷茫,成功時我們難以坦然和平和,美麗成為曇花一現;在失敗時我們難以冷靜和樂觀,遭遇使我們一蹶不振。
為此,我們慨歎、失望、沮喪、悲傷、詛咒、抱怨,怨天尤人和自暴自棄,不能把貧窮變成富有,不能把不幸看做機遇。原因何在?那是什麼都不缺的人,沒有領悟珍惜的必要;什麼都沒有的人,多了一付認命的十字架。
尤其在我們遭遇不幸和挫折的時候,不能發現不幸後麵的機遇,辨別不出隨挫折同行的福音。輸在不能多堅持三秒,敗在沒多行一步。
他人之識,我事之師。因此,我社引進了《當上帝說不的時候》這本書。這本書是美國暢銷書作家朱迪斯·布裏莉絲所著,她的不幸遭遇可以說是巨大的,我們任何人的挫折和坎坷與之相比,可能是不值一提的,然而,她卻能從痛苦的沼澤中站起來,成為十三部暢銷書作家,美國家喻戶曉的演講家。該書講述了朱迪斯·布裏莉絲所有的不幸遭遇和苦難,以及她麵對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天災人禍時的心態和感悟。
該書在美國出版後,引起巨大的反響,感動了美國人,也改變了美國人,十幾年暢銷不衰,成為美國現代版的《聖經》,是苦難人走出陰霾的魔杖,是失落者重新振作的良方。相信此書也會給中國讀者帶來深刻的啟迪和樂觀的態度。
當然,作者是基督信徒,創作中不可避免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和思想。為了保持原書的風貌,我們在出版前未做大的刪改。在讀這本書時,要用拿來主義的觀點對待,我們相信讀者能夠領會書中積極、進取、樂觀、豁達和平和的理念,對挫折和不幸的正確認知,不會受其宗教思想的影響。
作為唯物主義者,我們不相信上帝。誰也不會安排我們的一切,誰也不能給予我們一切。我們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腳下,都在自己的手中。
作者說,當上帝說不的時候,也就是給你機遇。我們說,當我們遇到不幸和苦難時,成功就在它們的身後。
譯者的話
一個女人,一個死了兩個可愛的孩子、離過婚、癱瘓、又患有癌症,100多萬美元的財產又被最信得過的朋友騙走的女人,她是如何戰勝自己的不幸,再一次獲得上帝垂愛的呢?
她就是本書的作者,美國暢銷書作家、著名演講家、朱迪思·布裏莉絲博士的親身經曆。她在《當上帝說不的時候》這本書中,用她的親身經曆和獨到的感悟,來告訴曾經遭受不幸的人和正在遭受不幸的人,在苦難和挫折中,應該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再次獲得意外的也本該是你自己的成功。
我們生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升學、就業、工作和發展,戀愛、婚姻和家庭,都會遇到我們意想不到的煩惱、挫折、逆境甚至是絕境。我們是好人,不會遭到報應,但我們會有挫折和痛苦。不是我們選擇了災難,而是災難選擇了我們。
麵對飛來的苦與難,我們躲不開,推不掉,隻有承受和麵對。我們喜歡扮演喜劇中的英雄,可是我們有時卻成了悲劇的主角。對此,我們雖然有問為什麼的權利,但是沒有人能給我們一個清楚的解釋和答案。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任何答案,因為對於挫折和痛苦中的我們,任何解釋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