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沒有晚起的習慣,第二天一早醒來時天剛蒙蒙亮。王東從床上起來穿好了衣服,飲了兩杯清水便一個人出了陳震為他安排的酒店房間。
清晨的陳家溝沒有了白天遊客們門庭若市的喧鬧,卻多了一絲小山村獨有的寧靜與自然。王東住的酒店傍山而建,山上鬱鬱蔥蔥的長滿了高聳的老樹。王東順著酒店後的一條小路上山,山路陡峭,一直走了二十餘分鍾才看到一塊三米見圓的平台。不同於鬱鬱蔥蔥的山路,平台雖然也被樹木遮蔽的嚴嚴實實的但不靠山體的一側卻有一個開口,像是一個由綠林組成的帳篷被拉開了門一般,而透過這門便可俯瞰陳家溝!
王東站在平台上看了看周圍,又踩了踩地麵,滿意地點了點頭。雖說武功高者能練功於行臥之間,但一個舒適,安逸的練功場地卻能給練功者帶來最大程度的裨益,不僅能是練身,也是練心。
王東閉上眼跨步抬手,便端出了“起手式”的架子,王東兩手上下擺動,時而畫圓,時而交叉,腦子裏卻回想起了昨天與陳震交手的場麵。昨日交手,兩人雖然實力相差懸殊,但絕不可能不是一招之敵。王東仔細回想著昨天交手的場麵,腦子裏如放電影一般,閃過無數畫麵。交手前王東自知絕不是對手便搶先出手,以纏手貼上陳震,一是為了近身短打創造機會,而是不給陳震蓄力的機會。纏手之後的小擒打,也沒有任何問題,趁陳震抬手空擋,以肘擊腋下,若是打重王東毫不懷疑能讓陳震的右臂暫時失去戰鬥力。陳震雙手平舉的那一下後坐卻完全化解了自己的攻勢,如果陳震不擺手而是直接後坐可能坐不下去。而擺手之後,接著“勢”的勁便輕易地坐下去了,從而又讓出了一絲自己腋下與王東手肘的空隙,使得王東需要在跟一步才能確保打在陳震身上的肘有勁,不然強弩之末就如同隔靴搔癢了。但讓王東在跟一步便是陳震的計謀了,在王東跟一步的時間裏,陳震不僅騰出了左手,也讓王東這個人陷入了陳震雙手的包圍圈。有了這樣的鋪墊之後的一抓,一扔就是手到擒來的事了。
“我出手便是快打,陳叔便是慢打;我打他走直線,他打我就走圓。”王東雖然閉著眼,但手上不停,腦子也不停地在思考,“太極打法,忽快忽慢,發勁忽柔忽剛,打人也是亦直亦圓。有大道理,大道理啊!”
王東一邊想一邊打,手腳身法卻越來越來快,兩個手臂風中柳枝一般飛舞,既有推手的韻味兒又有纏手的韻味兒並且偶爾還能聽見一絲隆隆作響的聲音,如炮仗一般。
忽然,山下刮來一道山風,順著上路上來,吹到了這平台上。山風本來很急,但在從山路衝入這品台後卻因為空間變大,馬上變得平緩起來,如同清風一般。
“嘩啦啦。”山中林木北風吹得一陣響。王東忽然做出了一個很奇怪的姿勢,完全不是太極套路中的任何一式,但看著卻非常符合現在這大風吹過山林的場景。隻見王東跨步成方如樹根一樣牢牢地紮了下去,身體像是被風吹動了一般,畫了個圓,雙手隨意的抱在胸前,隨著身體擺動到一個即將減緩的節點時,王東的右手握拳猛然探出。
“轟!”王東右拳前方一米的一棵大樹像是被一頭巨象狠狠地推了一把一般竟然搖晃了一下,大樹厚厚的一層樹皮竟然直接被炸開!
王東收拳,帶著一絲笑意緩緩地睜開了眼,低聲自語道:“圓潤如天啊!勢與天合,便可借力而為,也是應了四兩撥千斤的道理。”
所謂四兩撥千斤,並不是真正的用四兩的力便能勝過千斤的力。做到這一點隻有一個法子,借!借力打力,借萬斤的力量來打千斤。何處去借?便是向天向大自然借。剛才王東,便是借了這風的力量打動了這一米之外蒼天大樹,當然這是“借力”中最最高深的法子了。
事實上以王東現在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把這拿去實戰,甚至化勁高手都不行。這向風借力的法子已經有了一絲“言出法隨”的意味了,已經超出了王東現有對武學理解的範疇。王東剛才能做到,隻是應了這天時地利人和,再要成功已經不可能了。但是,剛才的這一下,卻讓王東窺得了一絲太極的真意,王東現在雖然說不出來,但卻知道這個收獲太大了。
王東走下山時,正好碰見了來加他的陳震。知道王東才從山上晨練歸來後,陳震眼中不禁閃過了一絲詫異和讚賞。
待王東重新洗漱一便後,就坐上了陳震的車。陳震說會帶他見識真正的陳家溝,王東雖然沒有多問但心中卻很是期待。
陳震開著車,一路竟出了陳家溝,向著西麵的清風嶺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