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自己境遇的同時,更多的還是擔心胖子等人,眼下已無自由,對方自他這裏得不到天書,一定會衝胖子等人下手,本以為將天書分贈眾人是澤及親友,未曾想卻是害了他們。
但擔心也隻是徒勞,對方要做什麼,自己此時根本無力阻止,就算自己肯交出天書也沒用,李朝宗等人在得了天書之後極有可能殺了胖子等人滅口,還不如維持現狀。
天亮之後,南風來到正堂,喊來豬老二,召集衙役,繼續昨日之事,有個背信棄義,欠債不還的家夥,得過去懲戒一番。
人活於世,誰都可能遇到困難,舉債救急也算不得什麼,因為窮困潦倒無力償還也就罷了,但有些人分明有能力償還,卻拒不償還,那就可惡了。
那人名叫張大義,名字倒是不錯,人品卻不咋地,在此之前老槐對文卷進行了整理,竟然有數百人有類似罪行,單一欠債不還的反倒不多,大部分是多人借一人,最多的有四五十人借了同一個人的錢糧卻拒不償還,這張大義就是這四五十人中的一個。
心存疑惑,便看那債主情況,債主張有根,是個開染坊的,出身貧苦,勤儉持家,累積了一些財富,置辦了一些田產,借他錢糧的多是他的親戚和朋友。
包括張大義在內的眾人,對於欠債不還的理由驚人的相似,張有根有錢。
“張有根的錢財也是辛苦經營,勞累收入,你憑什麼索要侵占,給我打。”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憑什麼人家有錢就該幫你,你是他爹呀,打,給我打。”
“張有根與你非親非故,借你穀米兩鬥,你還罵他為富不仁?是不是他把所有錢糧都給你,你才滿意?打,狠狠打。”
“你前後向張有根借銀七次,欠款二十二兩,隻因最後一次他不肯借你,你就與他反目絕交,四處敗壞他的名聲,知不知道什麼叫忘恩負義,狗吃了人家的飯還知道搖尾巴呢,你連畜生都不如啊,打,給我往死裏打。”
“今天必須把欠人家的米糧還給人家,他娘的,正是因為有你們這群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小人,世上的好人才這麼少。”
城中各處不時傳出的慘叫聲驚動了官府,待得下午,朝廷發下諭示,請了和尚出來,主要目的是確定南風等人是否真的是本方土地,畢竟南風所行之事不太像土地司職,反倒像妖怪作祟。
有和尚有天眼神通,確定南風真是本方土地,也不敢阻攔,隻得回去如實稟報。
朝廷不派和尚也就罷了,眼見朝廷想要插手,南風幹脆舍了平民,尋到官家頭上了,先打縣令,“那老不死的調戲良家婦女,為何治罪婦人,卻放過那老頭兒?隻因為他老嗎?品德敗壞的老家夥多了去了,你都偏袒縱容?你這不是尊老崇德,你這是助長歪風邪氣,給我打,打到他不再沽名釣譽為止。”
打完縣令,天已經黑了。
打了一天,豬老二等人都累了,歇一晚。
次日,又想去打大理寺的官員,豬老二和老槐見勢不好,苦勸不止,土地本就不該插手官府分內之事,南風已經嚴重越權,再由著他的性子,怕是很快就要打到皇帝頭上了。
南風不聽,執意要去,他能清楚的感受到香火正在激增彙集,這表明先前所為深得民心。
就在二人苦勸之際,廟外傳來了喊叫聲,“南風,你在這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