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星看得血脈暴漲,立刻招呼遊山川、施政、李君紅、周彬、江白嬌他們一起上,快速打擊這群陰陽教人。
白景星他們殺入陣中後,特別是白景星,他拉出白龍劍配合著掌指功夫,一會便打倒了數名護教高手,這些護教高手,他們幾乎都看出了此年輕人就是白麵書生無情手,對於白景星的無情殺戮,已傳播了陰陽教上上下下,他們早耳熟能詳,現看到白景星出現在他們的麵前時,便都慌得臉色大變,紛紛後退迅速逃去,一、二、百陰陽教人突然逃盡,大戰也轉眼即停。
大戰結束後,崆峒派因得到白景星他們的協助,即傷亡不大,而陰陽教人卻死傷一大遍……
通過白景星的長相和服飾,不用介紹,飛真子便看得出,這位英俊的年輕人,就是傳說中的白麵書生無情手。於是飛真子快步走到白景星身前,緊緊握住白景星的手,同時還激動的拱手感謝白景星和遊山川、施政、李君紅等人的聯手相助,才快速打敗陰陽教,得以全麵勝利……
如今三支隊伍合在一起,已有七、八百人之多,隊伍越來越大,人數雖多,但秩序不亂,都整齊快速的向前急走……
午後申時,這支龐大的隊伍已來到“登封”城,因隊伍人多,不好進城,白景星他們便在城外安營紮寨,決定露宿一晚,明日在走……
第二天初六,下半夜卯時,天還未明,這支隊伍便早早起來生火做飯,打算吃飽喝足後,再啟程直奔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登封城西北方向的“中嶽嵩山”上,距登封城大約二十多華裏。“中嶽山”背靠玉乳峰,其周圍山巒環抱,峰峰相連錯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天然的屏障。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是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也是少林寺功夫的發祥地。其武功主要出自禪法,有“禪武同源,禪拳歸一”之說,因此禪是武之精,是禪之道,以禪入武,便可達到武術最高境界——武學大道。
少林寺以禪宗和武術並稱於世,此寺在隋唐時期已具盛名,在元、明兩朝更是鼎盛時期,那時寺中曾有寺僧兩千多人……
少林寺規模龐大,寺中建有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等等建築群。特別是大雄寶殿,殿內供有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觀音塑像、十八羅漢像等,加之少林寺雄偉壯觀,氣宇軒昂,因此響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譽……
從登封到少林寺不遠,所以白景星和遊山川他們帶著大隊人馬,不過半個時辰便趕到少林寺,遠遠地,便已看到高大的少林寺山門,山門門額上寫著“少林寺”三個金色大字,字體筆畫似鐵鉤銀線,寫得剛勁有力,讓人看後驚歎不止。
山門下,白景星看到張一通培著悟能大師站在一起,悟能大師正率領本寺百餘名德高望重的長者和弟子,以及武林中各正派掌門人,都到山門來迎接白景星他們。少林掌門悟能大師,能率眾親到山門迎接客人,那是史無前例的,由此可說他對白景星是無比的尊敬和看重。
悟能大師身材高大,年約八旬,因此滿頭白發,連眉毛、胡子都是白的,但仍滿麵紅光,步履穩健,不像年己八旬的人,因此一看便知,這是練武練出來的硬朗身體。
大家相見都格外高興,特別是悟能大師,他抓住白景星的雙手,看著白影星讚不絕口,他為有這樣的武林奇才而感到自豪……
接著白景星、遊山川、李君紅、周彬等便協助飛真子、施政、江白姣他們,把大隊伍安頓駐紮在少林寺山門外後,白景星他們一行便隨著悟能大師向少林寺內走去。
路上,白景星便小聲把自己恩師的英名,以及自己出山的目的等等,全都告訴了悟能大師,悟能大師聽著,激動得流下淚來……
之後,悟能大師挽著白景星的手,他們邊走邊親切的交談,一會便來到了會客廳。在會客廳裏,悟能大師鄭重的向眾人介紹了白景星,但仍不敢提到白景星的恩師白龍老人與白景星的師徒關係,因在大戰前他以防不測,否則將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經悟能大師介紹後,大家這才真正認識到這位震驚武林的白麵書生無情手,是那樣俊美文靜,於是眾人不禁鼓掌歡呼起來,個個爭相上前和白景星握手交談,久久不願離去……
待大家相互介紹認識後,接著悟能大師便推舉白景星坐上主位,眾人也力推白景星上坐主位,白景星聽罷連忙搖手示意他不該上坐,並以自己年紀小,輩份尚輕等為由,硬是婉言拒絕了眾人的好意推舉……在推讓中,最後悟能大師隻好上坐主位,以下便依次是白景星、武當掌門金翁陽,丐幫幫主遊山川、崆洞派掌派人飛真子、昆侖掌門人雍靈道人、峨眉掌門人施月祺、施政、等十多二十位各派掌門人,以及少林寺各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和長者依序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