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白景星他們搜到裝糧食的倉房時,又看到了大批的糧食屯積在一間間倉房裏,白景星他們看著都感到精神大震,他們沒有多想,便去招呼盧城一帶的窮苦百姓,把金銀珠寶和糧食,都合理的分給了他們,這些窮苦的老百姓,他們萬想不到能獲得這樣的救濟,都歡天喜地的感謝白景星他們。
錢糧都給窮苦百姓分完清楚後,白景星他們便抱來一大堆幹柴幹草,分堆堆在房屋邊,然後便同時點火燃燒,轉眼間,盧城教址內便處在一遍火海之中,不久,大火便幹淨徹底的燒毀了盧城分教教址。
不待大火熄滅,白景星他們便離開了盧城分教,向盧城縣城走去,由於天色將晚,他們隻得暫住在縣城內的客棧,打算到第二天早上再走……
待第二天辰時,白景星他們便早早起床上路,繼續向少林寺走去……
路上,官道越來越窄,幾乎變成了羊腸小道,且路兩旁盡是高大的山嶺,白景星隻好叫大家小心行走,注意安全。
又走了一會,羊腸小道竟一分為二,一條向東,一條向西,這便難倒了白景星他們,一時弄不清該走哪條路……
大家正在無知所措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山上高歌,歌聲高亢明亮,可說是個標準的男高音。聽那歌聲傳來,唱的竟是河南民歌“編花籃”,他唱到:
編編編花籃,
編個花籃上南山,
南山開滿紅牡丹。
朵朵花兒開得豔,
銀個丹丹銀牡丹,
銀牡丹那個哪哈咿呀嗨。
三朵兩朵摘一籃,
牡丹花兒多嬌豔,
姑娘見了好喜歡。
哎嗨哎嗨好喜歡,
五彩繽紛齊爭豔,
齊爭豔那個哪哈咿呀嗨。
……
這首“編花籃”民歌,是流傳在河南境內有名的民歌,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唱,而且歌曲不分男聲女聲,隻要嗓子好,都會唱得好聽。如今這歌聲雖是男聲,但唱得高亢婉轉,美妙動人。
歌聲停後,便傳來陣陣砍柴聲,原來是個樵夫在山上砍柴,白景星他們仔細看去,才看到他移動的身影,於是白景星便大步走過去,想向他打聽前往嵩山少林寺的路徑。
“喂,這位大哥,請問這兩條路,哪條路是通往嵩山的?”白景星望著山上,高聲向樵夫打聽。
“往東這條,隻管直走便是。”樵夫見有人問路,便停住了砍柴,也大聲回答。
白景星有些疑惑的看著往東的小道,又問:“這條小道幾乎被雜草遮蓋,往前能走得通嗎?”
樵夫笑著解釋道:“能走得通,前邊不遠就是‘野豬峪’,過了‘野豬峪’,便進入官道,大路也就寬了。”
白景星稍停便又問:“從這裏到野豬峪,還要走多遠?”
樵夫向東一指:“不遠,就在前邊,走不過一袋煙的功夫即到。”
白景星聽說,他不再問了,那樵夫也不再出聲,又不停的砍著柴火,還不時的看著白景星他們。
眼下,白景星看著雜草遮蓋的小路,他猜不出前麵的路況如何,無奈,隻得帶著大家,按樵夫說的往前走去……
果然不久,白景星他們便走進一條深峪,深峪峪底狹窄,不過一丈來寬,白景星看去,估計這條深峪大概就是“野豬峪”了,但奇怪的是,整個“野豬峪”從峪底到峪麵,大約有幾十丈高,卻都是光禿禿的寸草不生,與峪外的山嶺大不相同。
大家在疑惑中又繼續向前走,可路越走越小,最後連路也沒有了,地上全部是怪石嶙嶙,大家隻得停下腳步,站在原地觀看。
白景星便順著往前看去,由於整個“野豬峪”都是光禿禿的,一眼便司看到峪的盡頭。白景星又縱觀這條“野豬峪”,經仔細看後,他發現這條峪就像一個“ V”字形狀,要上上不去,欲往前又無路可走,無法,白景星隻好帶著大家按來路退回去了。
大家往回走還不到十步,突然從峪頂兩邊滾下大量的檑木滾石,檑木滾石像雨點似的傾瀉峪底,發出了恐怖且震耳欲聾的“嘩嘩”聲。
白景星看著大驚,急抱起司徒雪梅閃電般縱越到一塊巨石下躲避,巨石下不寬,僅基本能容他二人俯臥在地。說時遲,那時快,李君紅也拉著周彬一同飛身藏到另一塊大石下,此外江白姣、張一通、朱虎他們也各自尋找躲避的地方。
“殺不死的白麵書生無情手,今日就讓你死定了,‘野豬峪’就是你葬身之地……”
喊聲從峪頂傳來,因叫聲用內力催動,聲音顯得特別清楚明亮,由此看出,此人武功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