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五裏(1 / 3)

大周國北方的五裏縣三麵環山,一麵環水,因縣城北麵有個寬約五裏的橢圓形小湖,周圍的百姓管這個湖叫“五裏湖”,五裏縣城和五裏礦區因此而得名。無論五裏礦區這一年的降水有多少,五裏湖的湖水都從不幹涸,每到冬天五裏湖的湖麵都會飄著霧氣,越是寒冷湖麵的霧氣越重,即使在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五裏湖也從不封凍,這給五裏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五裏的百姓都傳說這是因為,五裏湖裏住著一個水龍王,因為犯錯觸怒了天神裏的一個大官而被壓在五裏湖下。五裏縣東邊是一個有青草和灌木覆蓋的高山,山腰上有一個礦洞,每天都有優質的鐵礦從這個礦洞中源源不斷地拉到縣城的冶煉作坊。五裏湖的地勢要比周圍稍高一些,五裏縣城周邊的打鐵作坊都引水到自己的作坊,大名鼎鼎的五裏鋼便誕生在五裏縣城大大小小的冶煉作坊。五裏湖的湖水充滿了靈性,用五裏湖的湖水淬出來的鐵已經超出了鐵的範疇,被世人稱為“五裏鋼”。五裏鋼極其堅韌耐用,用五裏鋼打造的武器能夠削鐵如泥,在與人交戰時使用武力剛打造的武器往往能夠占到很大優勢。飲過血的五裏鋼武器表麵會泛著一層寒光,膽子稍小的人看到之後會不寒而栗。大周帝國隻有最精銳部隊的將領才有機會裝備用五裏鋼打造而成的武器。大周帝國的普通老百姓都很難見得到大名鼎鼎的五裏鋼,隻有少數貴族通過層層關係才能得到五裏鋼打造的匕首之類的小東西。

五裏的百姓都姓唐,也許是因為五裏湖湖水的滋潤的關係,五裏縣的成年男丁都會非常強壯有力,一個普通男丁能夠輕鬆扛起四百多斤的貨物,而普通五裏女性的力量能夠趕得上其他地方強壯男丁的力量。五裏百姓的壽命比其它地方的人也要長得多,大周帝國普通百姓的平均壽命也就隻有五十歲多一點,這裏大部分人都能活到一百一二十歲,其它地方七十多歲的古稀老人在這裏仍然算是在壯年的行列。整個五裏縣隻有三四千人,大概三分之一的男丁在五裏縣城從事著打鐵的營生,在當地他們被稱為“鐵農”。五裏縣城的東邊是鐵礦山,五裏縣大概有三分之二的男丁在這裏的礦井中從事著挖礦的工作,在五裏他們被稱為“礦農”。在西邊則是地火山,也就是一個露天的大煤礦,五裏的婦女一年會有三四個月來這裏背走打鐵和生活所需的煤炭。五裏縣城的南麵是很大一片長滿綠油油的森林的小山,這裏的一條山路是五裏縣和外界聯係的唯一通道,每年五裏縣的百姓會派出代表用五裏崗帶外麵換取他們需要的糧食、衣服和鹽巴等生活必需品。除了五裏人自己送出來的五裏鋼,從來沒有外人從五裏帶出哪怕一斤五裏鋼。曾經有一段時間,許多外麵的冒險者試圖通過這條山路來到五裏獲取夢寐以求的五裏鋼,但這些外來者都會莫名其妙的在半路迷路,他們中的很多人永遠的迷失在這片森林中,再也沒有走出來。一些僥幸走出來的人都會留下一場珍惜糧食和水的後遺症,好事者向他們打聽原因,他們基本都閉口不談。後來還是被這些好事者打聽出了一些東西:好事者闖入這個謎一樣的五裏森林就想闖入了一個巨大的迷宮,森林隻有一些普通的野獸,但是冒險者在這裏麵好像永遠都找不到出口。冒險者身上帶的口糧和水都是有限的,他們需要在森林補充食物和水,但是不管他們找到了什麼野果,還是打獵捕獲到了什麼動物,吃進肚子之後,冒險者都會上吐下瀉,頓時就會虛弱無力。他們隻能依靠隨身所帶的口糧和水來過活。幸運的最少也要餓個七八天才能僥幸走出來,在走出來的一刻他們都會餓的頭暈眼花,虛弱無力。更多的冒險者還是餓死、渴死甚至是因為**而嚇死在這片森林中。沒有得到救助的走出來的冒險者也會因為**永遠倒在了五裏森林南麵外圍。如果一個地方有很多野獸和未知的危機,喜歡冒險喜歡征服的人也許會成群結隊的不斷衝擊這片區域,但五裏森林卻是這麼讓人覺得無比憋屈的地方。一些冒險者看到五裏森林南麵外圍的那些瘦骨嶙峋的屍體的時候打了退堂鼓。還有一些人多方打探消息之後,為了提高闖關的成功率,在家裏麵搞起了特訓。他們先在家裏弄個特訓室看看自己不吃不喝的情況下能夠堅持多長時間。他們在自己餓了幾天之後會帶著滿眼的金星虛弱的爬到門口使出吃奶的力氣大喊:“爹、娘,我餓了,我要吃飯!!!”這些特訓失敗的人永遠打消了去五裏森林闖一闖的念頭。再偉大的冒險者也不想窩窩囊囊的被餓死。五裏在世人眼裏成了一個無比神秘的地方,一個讓人無比憋屈的禁地。人們都以見到五裏鋼打造武器為榮。不論是五裏刀還是五裏劍都是極其奢侈的存在,超級豪強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