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降因(2 / 2)

“誰知先皇忍辱負重、運籌帷幄多年,不僅足智多謀,而且殺伐果斷,關鍵時刻皇位終究還是到了他手中。相比之下九陽王優柔寡斷,多次因自己的猶豫不決、心慈手軟錯失良機。”

“當年太祖皇帝突然病逝,老夫遠在北境鎮守邊關,先皇在翁鶴立的支持下搶得先機順利登位。九陽王與皇位失之交臂,後又發起兵變,可惜以失敗告終。先皇將九陽王關進皇家大牢,老夫得到消息從北境帶兵趕回時,為時已晚,九陽王已於牢中被先皇賜死!”

“老夫得到九陽王的死訊難以接受,欲帶兵直接殺入皇宮。當年老夫從北境緊急趕回隻帶了二十萬兵馬,雖麵對的是先皇和翁鶴立的百萬雄師,但老夫已做好浴血赴死、同歸於盡的準備。”

“就在老夫安營紮寨欲發起進攻之時,先皇親自到了城外,秘密約見了罪臣。”

“先皇說,要老臣以手中二十萬大軍以及鎮守北境的三十萬北境沈家軍為籌碼,要老臣歸降於先皇。先皇可將老臣這次私自帶兵進京歸於為進京護駕,聽到先皇招降老夫,老夫頓覺荒唐,老夫與九陽王乃過命之交人盡皆知,老夫怎會是那種棄主求榮之人?就算死,老夫也不可能歸降於先皇。可一番交談後,老夫被先皇說服了。”

說到這裏沈佳恒歎了口氣,像是有些無奈,但又似乎不得不去做。

他繼續道:“老夫降的……不是先皇,而是我大啟!”

聽沈佳恒這麼說,蕭冷似乎明白了什麼,隻聽沈佳恒解釋道:“老夫知道,當年先皇剛剛登基,根基不穩,縱觀朝野除了翁鶴立沒人真正臣服於他,那時先皇需要的不是鐵血手腕,而是人心!老夫乃九陽王的心腹,如果老夫倒戈站在了先皇這邊,那麼那些支持九陽王的老臣,勢必多數也會跟著老夫歸順。老夫看得清局勢,九陽王雖死,但憑著那些舊部,老夫也能在大啟掀起些許風浪,最後雖不能成事,但也可為九陽王出口氣,最後死也落個痛快!可先皇的一番誠懇之詞卻讓老夫不得不動容!”

“先皇說,之所以招降老夫不是怕老夫手中的兵馬,不是怕北境無人鎮守,不是擔心京城局勢陷入不可控之局麵,而是不想看我大啟陷入內亂、屍橫遍野,昔日沙場為保護這一方土地浴血奮戰、保家賣命的將士不得不拿起屠刀斬向自己的同胞!周邊各國更是虎視眈眈盯著我大啟,一旦我大啟陷入內亂,大啟江山定會岌岌可危!”

“是啊,我沈家世代忠良,自大啟建都以來誓死效忠大啟,我的曾祖父與父親更是戰死沙場,如今到了我這一代,我又怎能將大啟立於岌岌可危之地,成為大啟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