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考作文滿分攻略六招(1 / 2)

黃鬆海

中考作文,隻有將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才會備受閱卷老師青睞,獲得高分。一些考生因缺乏整體意識,考慮不周,出現一些常見的失誤,導致得分不高。這些常見的失分點,我們如何來規避呢?惟有全力掌控,反複曆練,提升能力,才能遠離雷區,從容應對。

一、審題不準,偏離題意。

有些考生因讀題不仔細,忽視作文提示語,導致審題失誤,偏離題意。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麵:全命題作文——忽視關鍵詞與限製語;半命題作文——補題不準,文題不通;話題作文——理解不透,擬題不當;材料作文——偏離意旨,擬題不準。另外,還有的考生不看題目要求,導致文體不符,字數不夠。審題不準的情況還有很多,最為突出的就是以上的情形。考場作文因審題不準會造成作文迷失方向,這樣的作文一般不會及格。因此,大家在動筆前一定反複斟酌!

【應對策略】在審題時一定要抓住文題的關鍵與實質,尤其要看準題眼,鎖定其寫作的重點,以此來凸顯文章的主旨。比如2010年中考作文中就有許多關鍵性的題眼,如“錯過”“嚐試”“行者”“守望”“自視”“不變”“共享”“多想”等。抓住這些題眼即關鍵信息,我們便明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思路。審題還有一個關鍵的內容,就是要吃透題旨即弄清文題對行文限製和提示語或是材料的真正內涵。有的是在時間上做限製,如“那一天,我撿到了快樂的鑰匙”(2010年汕頭卷);有的是在處所上作限製,如“黑板上的記憶”(2010年上海題);有的是在數量作限製,如“這一次,我真的被感動了”(2010年荊門題);有的是在人稱上作限製,如“總想對你唱支歌”(2010年煙台題);有的題目還有象征意義或有引申義,如“打開一扇窗”(2010年廈門題),這就要弄清其蘊含的深意,要透過字麵上的具體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去揭示題目包含的象征意,文章主題才會有深度。特別是材料作文,就一定把握住材料的意旨之後再進行構思寫作。因此,隻有認真審題,才能控製好寫作的方向,才能讓自我作文光彩奪目!

二、思想膚淺,立意不深。

中考作文隻有意高才能文勝,但是很多考生的文章,要麼主旨不明、不知所雲;要麼泛泛而談,不得要領;要麼人雲亦雲,毫無新意;有的作文偽深刻,隻喊空口號,有的結構散亂,主題不一致,無法深刻……造成立意失誤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膚淺,對生活現象無法提煉與概括,也就是無法讓自己的作文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比如寫“我心目中的______”這一文題時,有很多人就隻敘寫了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景,卻無法從中窺視出生活的真善美,從而無法讓自己的作文在立意上勝人一籌。再如在寫作“獎勵自己”(2010廣東廣州題)這一文題時,有很多考生隻敘述其獎勵自己的原因,並未深層次思考,發掘其中的本質,那就是一個人真正的成長,是心靈的成長,是思想上的成熟,靠的是精神上獨立支撐,想到了這一層麵,其作文的立意就會卓爾不群,脫穎而出!

【應對策略】客觀事物的意義總是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深刻的意蘊不僅在事物內部的最深層,而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個性中顯出共性。因此,立意深刻應從深度、廣度兩個方麵進行開掘,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麵現象的羅列和描述上。寫人就要寫活其個性,折射當代人的共性,敘事就是要挖掘出其現實的和長遠的社會意義,寫景就要體現其心中的體驗與感悟。對理在揭示其規律時要具有嚴密、有力的辯證邏輯力量;對情要顯示出心理體驗的細膩性和獨特性。一定要發現其生活現象所蘊涵的真諦,反映生活的底蘊,從感性認識躍到理性認識,獲得真知灼見。隻有那些啟人深思的發現、高瞻遠矚的解讀、富有哲理的見識,才能給讀者留下思考的餘地和想象的空間,產生豐富而深刻的審美感受。

三、材料俗套,選材不新。

選擇典型、新穎、精煉的材料是中考作文製勝的又一絕招。然而有許多考場作文常常呈現下列問題:一是材料貧乏,內容幹癟。寫人時,就隻會羅列人物特點;敘事時,隻說故事提要;議論時,隻會生硬地“嫁接”。二是材料平庸,缺少個性。比如寫老師,必寫帶病工作;寫同學,必寫樂於助人等,千人一麵,毫無新意。三是材料虛假,違背常理。四是遊離中心,不合主旨。選材不準、不實、不新,就會讓閱卷老師不理不睬。因此,我們隻有走進生活,與時俱進,捕捉住生活中的精彩,緊扣中心來精選材料,才能寫出具有創意的美文來。

【應對策略】選材出新源於豐富的積累,我們平時要勤於積累,尤其是要去讀《讀者》、《意林》、《雜文報》等報刊上最新的時文美文,從中去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為自我的寫作注入“源頭活水”。選材出新還源於留心日常生活,熟中取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典型的素材,隻是我們發掘得還不夠,沒有看出它“閃光”的亮點來。因此,請大家留心日常生活,從中去獲得最有價值的“金子”,為自我的作文增光添彩。選材要想出新還須具備多角度意識。即使是陳舊的題材,也應注意換個角度去寫;可跳出第一人稱的窠臼,突破“我”的局限,做到選材出新。同樣“舊瓶裝新酒”,也不失為選材出新的一條好途徑。除此之外,還可“反彈琵琶唱新調”也會讓選材新意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