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奇怪的村民(1 / 2)

秦楓略微有些奇怪地看著這個小男孩,隻見他的身子瘦瘦弱弱的,完全沒有同齡人的那種身材,幾乎一陣稍微大點的風就能把他吹走了。胳膊腿跟火柴棍似的,跟村子裏的其他孩子也不一樣,這裏的孩子雖然日子過得並不好,但是能看出來每個人都非常開心,也挺健康的,而這個孩子則完全不是這種情況,他的臉上呈現出一種病態的白色,神情也跟這裏的人格格不入。

井田上二的妻子是一個溫婉賢惠的女人,即便是在深山中,並沒有多少見識,可也絲毫看不出來她愚昧無知,反而知書達理,井田上二得意洋洋地向秦楓介紹了她的妻子,名字叫做上田香織,也是這個村裏的人,見過麵之後,香織便去做飯,井田上二便跟秦楓聊了起來。

秦楓最為好奇的是,這個村子為什麼不搬出去住?也才這麼幾個人,偏偏要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世世代代生存下去。不過他也沒有這麼直接地問,而是問起了這個村子裏的來曆,井田上二說自己也記不清這個村子的曆史到底有多少年了。

“哎呀,這些東西都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我記得有人說是戰國,有人說是神武1300年左右搬來的,具體的就難說了。”

井田上二如此說道,不過他說的秦楓有點迷糊,張教授解釋了一下:“神武是日本的獨創的紀年方式,以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繼位算起,大約是公元前600年左右,神武1300年,大約相當於我國的唐朝中期。”

秦楓這才恍然大悟,至於戰國時期,那是更近一點的事情了,大致相當於我國的明朝時期,著名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是這一時代的人物。這麼說說來這裏的曆史可謂是十分悠久了,不過想到這裏竟然沒有明確的曆史,他也覺得有些吃驚,一般來說村子裏都有誌之類的東西,或者說是墓碑啊什麼的,經過現代的技術稍微進行考證一下,就能查到整個村子的真正來源。

不過又是轉念一想,日本人的曆史雖然長, 但是他們的知識分子卻比較少,以這個村子的人口數量來說,估計剛開始來的時候也沒那麼多人,其中有識字的人的概率,恐怕就會更低了。

“那這個村子的曆史夠悠久了。”秦楓一邊說,一邊打量著周圍的環境,忽然他瞥見了正屋中供奉的神位有些奇怪。

日本人供奉的神位,一般人就是天照大禦,不過由於日本人認為天皇就是天照大禦的子孫,因此一般人也是對天皇家族比較崇拜一點,有些人為天皇供奉生靈——也就是說天皇活著的時就開始供奉,而有一部分人的信仰則比較龐雜,有些供奉華夏的布袋和尚,有些供奉福祿壽,有些則是大黑天惠比須等等神位。而井田上二供奉的神一點都不像是這些。

神像大約有一個成人手掌的高度,做得非常精致,不過穿著打扮可就有些怪異了,上身是個類似於輕紗的東西,不過能夠明顯地看到乳房,這說明輕紗是透明的,下身則穿著一個長長的褲子,也是透明的,露著生殖器。

姿勢也非常奇怪,一般的神像要麼是坐姿,要麼是站姿,不過雙手則必須是捏著手印、或者是拿著東西之類的,而眉目則必定看著人,嘴角似笑非笑。但這個神像是站姿,雙手捧著一個什麼東東西,太小實在看不清楚,抬頭望著天,似乎是要把這個東西獻給上天一樣。

他的麵孔一看就是西方麵孔,難道是耶穌,也不對?從來沒有見到過耶穌有這樣的神像,而且一般的教徒家中也不會供奉耶穌像。

秦楓本想用手指著神像問一下,不過一想這是神像,不能用手指,轉而放下問道:“咦,井田君,這裏供奉的是什麼?”

井田上二看了一眼,說道:“哦,這是供奉的大明王。”

秦楓想了一下,明王這個人物倒是有,不過是佛教的神,日本的佛教又都是經由華夏傳過去的,所以明王應當是跟華夏的差不多才對,但是秦楓想破了腦袋,在國內肯定不會有這樣的明王雕像,即便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無論是建築還是雕塑都跟傾向於西方,也不會出現這種雕像。

看到秦楓的疑惑,井田上二說道:“這是我們特有的神,別的地方是不會供奉的。”

秦楓揚起眉毛,用升調說了一個字:“哦?”本來想這件事張教授應當有所耳聞的,因此轉頭看了一下張教授,不料卻發現張教授臉色發白,額頭上冷汗一直往外冒,手也經不住有些微微顫抖,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神像一言不發。

“張教授?教授?”秦楓連續喊了幾聲,教授才忽然回過神來,啊地叫了一身,說道:“我沒事,我沒事。”

秦楓有些狐疑,張教授難道認識這個雕像?或者說他知道這個雕像的含義,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個反應?這個張教授真是越來越古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