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尾聲(2 / 2)

人: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樣的亮。

佛:你現在拿一根蠟燭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那根最亮

人:當然是眼前的這根最亮。

佛:你現在把它放回原處,再看看那根最亮

人:我真的還是看不出那根最亮。

佛:其實你方才拿的那根蠟燭就好比是你現在愛的女人,所謂愛由心生,當你感覺你愛她時,你用心去看就覺的它最亮。

你們深愛過的某人,無非也就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隻是愛由心生,自以為她會是今生最愛,當你感覺你愛她,你用心去愛就覺得她最珍貴,當萬物歸原,生命仍然繼續,她無非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蘇蘇喃喃自言,愛與不愛,無非就是一念之間。

方丈輕點頭,“一切存在都是因緣而生”,這就是佛教中所稱的“無常”。所以不要強留什麼。“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人活一世,無非就是紅塵輪回,最終誰都不是誰的誰。

蘇蘇若有所思地點頭。

方丈說:你很有靈氣,是個可悟之人。

我佛慈悲,阿彌陀佛。

兩個月之後,蘇蘇搬回曾家居住。

清明節來臨時,在紛飛的細雨中,蘇蘇腹部微隆,撐一把黑色的雨傘,在阿康的陪伴下,手捧兩大束白玫瑰緩緩地朝公墓走去。

公墓依山伴水,才開發不久。綠色的鬆林整齊排列兩旁,遠遠望去白色的大理石墓碑掩映在綠樹中間,顯得分外肅穆、莊嚴。蘇蘇順著花崗岩石鋪成的小路拾級而上,離林佳和燕妮的墓碑每走近一步,蘇蘇的心情就更沉重一層。

林佳和燕妮的墓穴緊挨在一起,輕獻上兩束白花後,蘇蘇佇立沉思。淚水悄悄地、悄悄地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山腳下,戴傑也手捧鮮花來了。他同樣佇立在紛飛的細雨中,遠遠地對著山坡上的人凝望著……

雨越下越大,阿康擁著蘇蘇小心翼翼地下山。山腳下,戴傑和蘇蘇相遇了,四目相對,近在咫尺,竟無語以對,隻能低頭擦肩而過,背道而馳。在這片靈魂歇息的土壤上,過往所有種種的恩怨情仇、思念糾結就這樣慢慢伸延,一點點錯開來。

回去的路上,蘇蘇沒有回頭。經曆了人生滄海桑田的她已然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錯過就不在了。年輕時,麵對一段適合的情緣,我們都該慎重。有時候我們天真地以為,當初錯過的隻是一個人,其實卻是一輩子。

清明的雨水連綿不斷下了好幾天,雨聲幽幽不絕。如果說錯失是他們今生不可更改的宿命,那麼遺忘,隻能是他們餘生惟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