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天麒否決了朝臣的提議。“臣提議九王爺,想當年九王爺也是兵法謀略高人一籌,隻是三年前先皇去世,這才讓九王爺受到打擊一蹶不振,倘若此番能讓九王爺帶兵出征,依臣看,可行。”
另一個大人說道。“臣也同意,自從雲將軍被流放以後,雲將軍的部下一直情緒不穩,不適合出戰,反倒是歐陽將軍的部下,這些年來一直勤加操練,軍隊上下無一不展示出我大羿國的風采,不如讓九王爺帶領歐陽將軍部下二十萬精兵,遠征邊境退敵。”
有人如此附和著。當嶽天麒聽到這裏的時候,忽然笑了,可是隔得太遠,眾臣又低著頭,看不清楚嶽天麒臉上的表情,大家隻以為嶽天麒感念兄弟親情,不想讓自己從未上過戰場的弟弟遠征邊境。
“啟稟皇上,此番出征,乃是我大羿國之國事,想必九王爺一定會樂意為國家出力,微臣知道皇上一向疼愛九王爺,不想讓九王爺身處險境,可是皇上,為了國家,還是傳九王爺吧——”
一個大臣按照自己的揣測大義凜然地說著。這番話說的很豪邁,也很有力度,本來就正中嶽天麒下懷,這下,他當然得順著杆兒往上爬了,於是淡淡的開口,道:“既然眾位卿家都是這個意思,那麼,宣九王爺吧。”
當嶽天麒的話音剛落,便有傳旨太監出去,匆匆來到九王府,想請嶽天麟進宮一趟,然而到了九王府,才發現嶽天麟如同往日一樣,根本不在府內,傳旨太監理所當然地想著,他定是去那月華樓找紅袖姑娘了,便差了人去找嶽天麟回府,自己則回宮複命去了。
嶽天麒等著傳旨太監的答複,本來以為能找來嶽天麟,讓他自己聽聽朝臣的意見,顯示出是一眾大臣希望他帶兵出征,並不是他這個皇上一個人的意思,可是現在找不到嶽天麟,嶽天麒索性便自己下了旨,封嶽天麟為遠征將軍,率領歐陽關部下二十萬大軍前去邊境抗敵。
朝臣都紛紛叫著皇上英明的話語,然而當聖旨傳到嶽天麟和莫千千手中的時候,兩人瞬間覺得這又是嶽天麒想出的一個計謀,由於有了莫家和雲家的先例,兩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這一次遭殃的是歐陽家。照這個形勢來看,嶽天麒想必是好不容易收了雲亭手中的兵權,並不想這麼輕易放出去,何況對方還是嶽天麟,這個對他來說威脅最大的人,然而歐陽家不一樣,歐陽關雖然是一直以守衛京畿為任務的,可是卻也並非沒有上過戰場,比之嶽天麟,歐陽關顯然更有經驗,但是嶽天麒卻選擇了毫無經驗的嶽天麟上戰場,用的還是歐陽關的部下,這不得不說,一石二鳥,既是對歐陽關權力的架空,也是對嶽天麟帶兵的挑戰。
“可不可以不去?”莫千千開口問道。因為她知道,如果嶽天麟同意去了,便是正中嶽天麒下懷,帶走了歐陽家的部隊,正好架空了歐陽家的兵權,讓他對付歐陽家更有把握,如果嶽天麟不去,那麼背上的就是不肯報效國家的罪名。無論如何,最終的贏家,都是嶽天麒。
“不可以不去。現在是非常時期,我覺得,皇上要對付的,主要是我,這一次選擇讓毫無經驗的我帶兵,表麵上看是朝臣的提議,也難保不是他在背後推波助瀾,如果我不去,正好給了他一個徹底扳倒我的借口,以後無論我說什麼,朝臣和國民也不會相信,因為他們不會相信一個不肯為國家效力的王爺。”
嶽天麟說著。“那就是非去不可。放心吧,歐陽家不會這麼容易倒的,宮裏的那個靜妃,她也不是個省油的燈,莫家和雲家的悲劇不會在歐陽家出現,莫家之所以會被抄斬,是因為莫千千她愛上了嶽天麒,雲家之所以被流放,是因為後宮沒有雲家的人,可是歐陽靜就不一樣了。
更何況,京城還有我,如果嶽天麒想要做什麼,我在這裏也能給他來個小破壞不是?”
莫千千忽然邪惡地一笑,說道。嶽天麟不去想莫千千口中的小破壞到底是什麼,本來也沒打算把莫千千帶到前線,還不知道怎麼跟她開口,這次她自己說要留在京城,確實是再好不過,留下夜影和阿殤在這裏保護她,再加上聽雨和月華樓的一眾人,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至於吳悠,當然是要跟著,有吳悠這個神醫在,無論敵方是要下毒還是軍中有士兵受傷,都能很快解決。